销售笔记销售职场漫谈

为达目的,不一定需要理由

2019-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周赋能

最近在顺德跟进一个化学废品回收的订单,已经快到要签单的节点。但是又停滞了。

为什么呢?

因为客户对于价格不是很满意,觉得我们报的价格太高,水太深。

是真的是我们太黑了吗?

当然不是。

这个锅我可不想背。再说这个我只是临时跟进这个订单,顺手给朋友帮个忙而已。

1

要知道,这种废品处理的功能做本来就有,而且企业每年都要集中处理一次,毕竟这种问题,属于政府关注的内容,必须过关。

最关键的是,以前的环保监管部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啥事情,只要交点钱处理,吃饭喝茶,就过去了。

现在这样干还行吗?

不行。

因为现在监督已经很严格,现在开始要严抓。一旦发现违规,处理后果会很严重,不知是罚款,还要停产。这是哪个老板都受不了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过去的经济高速发展,是建立在野蛮生长的基础上,也就是以很多代价为基础,比如员工的健康、材料的大量损耗、还有环境的损失等等。

这个要展开就太多,不好说了。

至于说现在的废品处理的行情,以前能随便处理,不过是吃了政策红利。而现在,这个红利消失了而已。

怎么消失了呢?

因为每个环保公司都有一定的指标,而且拿到这个指标,就必须要申请牌照,要知道,申请牌照门槛可是很高的,除了巨额费用,还要有资质,那就包括各种场地,专用车辆,那都是活生生的大额投资。即使门槛那么高,废品处理的指标也是有天花板的,超出限额就要交更多费用。环保问题就要这么干,不然谁愿意为环境问题买单。

以前这个费用标准一直都在,只是现在这个标准要严抓,所以现在的费用看上去涨了一倍,明面上来看,好像我们报的价格很高,实际上,是以前报的价很低。

环境污染严重

2

至于说这个价格是真的高了还是低,我也不好说,反正高低只是人的一种感觉。

对于老板来说,既然觉得收费高了,自然就要杀价。

其实企业的本质,是要获取利润,但是利润的来源,不止是简单粗暴地杀价。

比如顺德的美的,内部管理优化了很多年,现在发现内部的浪费被压榨的差不多了,就只能对外压榨供应商,要求每年降价5%。这种做法很简单粗暴,但是也不是一开始就提出来,而是到了这几年,内部那群精英也快要压榨出神经病来了,只能往外找利润空间。毕竟现在国内的家电市场是地狱级别的。

可能给在国内,宣扬格力、华为的很多,可是宣传美的的不多。

其实美的不见得很差,而且我现在了解到很多顺德企业的飞速发展,甚至大部分上市公司,也是由美的的老团队在操盘。可见美的的模式和团队也是很牛的

根据我对美的管理方式的认识,他们的管理水平,至少领先同辈10年以上,这里说的同辈,还是指那些比较有名的企业。至于说那些毫不知名的企业,那差距,简直了。

职业化水平很高

3

如果没有搞好自己的内部成本,最后只有一条路,就是直接压供应商的报价。

但是直接杀价,是最粗暴的方式,如果真按这种方法来做,其实也很难有说服力。说白了,如果真的有调查过行情,直接拿别的公司的报价来跟我谈,可能我还能接受,毕竟明知我价格没有优势,还跟我谈,这说明了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正所谓谈感情伤钱,不过没关系,生意不在人情在。

但是如果毫无理由的杀价,那就跟某地区搞事的青年那样,随便给个理由就闹事。

谈判一定要有筹码,也可以说,工具箱里的货要管够,如果无理随便开天杀价,那就不得人心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