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用到正事上吧
一年前,去市里办事,给当时刚离职不久的同事朋友电话,对方很爽快的出来,一起喝了咖啡吃了饭,聊了许多,关于工作,家庭和生活,并为彼此结识而认为有缘。我自认为彼此谈的比较来,虽然平时大家不曾见面也不曾有过多的联系,不能称之为闺蜜,至少算得上要好朋友,我把她电话存在手机通讯录里一直保存。
今天,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我给她打电话邀约一起出来吃饭,电话通了。我自报家门两遍,对方仍旧没有想起我是谁,重复第三遍时,对方记忆里有些模糊印象。然后简单寒暄几句,直奔主题,言语中觉察到她并不高兴出来,我婉转的以下次有空再聚为由,挂了电话。
手机通讯录,微信朋友圈,QQ,那么多同事,同学,还有打过几次交道的人,我们每天浏览对方空间,看别人发照片,文字,图片。我们自认为和对方很熟,很铁,很谈得来,甚至觉得对方一举一动,我们都在关心和关注,以此来表示我们关系很好,也所谓我们都是频繁互动来增进彼此的亲密感。
真实的情况,你离开原有的公司,你的同事和你几乎很少有交集,时间久了,你们自动转换为熟悉的陌生人。同学们天各一方,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能够真心成为朋友,出来喝个酒,遇到困难伸个手的人,估计十个手指能够数的过来。那些躺在手机通讯录里的号码,真的有一天你拨出去,不是已成空号就是如上述我所说的情况,要自报家门几遍,才能勾起对方的大脑储存记忆,把你简单拼凑起来。
我们总是希望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但其实你的存在对别人来说,只是在彼此有一定交集时才会被证明有效,当然家人,闺蜜,铁哥们除外。就好比和成功人士见过面,吃过饭,合过影,然后就以为自己和对方很熟。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尤其成功人士,大脑哪有时间记忆你是谁。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形色之人,虽然不能永远的停留在你的生命中,但相遇时我们能够真心相待,能够互帮互助,给彼此以慰藉,懂得感恩和理解,尊重彼此便好。就犹如天空中,恒星存在固然美丽,但流星的转瞬即逝,也何尝不是一道亮丽风景呢?
前两天看过星姐写的一篇关于”玻璃心是由于你太闲了“。
是的,我特别同意这句话,尤其是对于思维特别活跃,不受自己理性控制的人来说,特别受用,我就是如此。当我闲下来,我会担心这,担心那,浮想联翩,然后一天的时间过去了,自己还烦恼的不行。有啥用?事情解决了吗?没有!
男人少有如此自我折磨过程,可能与其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强有一定关系,而女人天性敏感,多思,多愁,多虑,多疑。倒不是说,我们身性特殊问题就无法解决,可以选择让自己忙起来,忙到无心顾及其他烦恼,杂事,八卦,刷圈,忘记感受自己多么辛苦,只有每天一如既往的向前冲,才能对得起那颗躁动的心。
工作变动,新的单位同事,每天都在空暇时间刷朋友圈,淘宝或者看电视剧,当然这都是90后小青年,看到她们仿佛看到了昨日的我,不曾想过我用这样的方式打发时间,换来的是五年后的苦果。她们都说我是“学霸”,我自己深知,我哪是什么学霸,和我的同学和周边成功人比起来,我更觉得自己像学渣,我只是遭遇到了生活打击,进行自我修复的过程罢了。
毕业后,不知不觉三四年的时间就过去了,我除了读些心灵鸡汤,转载下配上自己的评论,拍拍照写上文字记录下当时的状态,觉得搞笑段子或者朋友更新时不时的点个赞而已,再或者帮朋友转发下优惠信息链接外,什么都没有留下。以至于毕业后到如今,没有充分利用好这黄金五年,让自己蹉跎岁月,没有核心竞争力,一如五年前一样,原地踏步,做着犹如鸡肋的工作。
当然,这并不是在后悔或者抱怨什么,只是平静而理性的分析,为什么当下自己混的如此之差,路是自己走出来,我选择了安逸,选择了走捷径,想着不用付出就可以回报,五年前的自己未曾想过粮仓可以吃干,只有自己把种子埋在土地上,每天施肥浇水,辛勤耕耘,才会看到五年后的果实丰硕。
新的工作新的环境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同时也在利用更多时间来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和工作状态,每天到家身心疲惫,浑身酸痛的只想倒头就睡,今年还有考试,自己要挤出时间学习,少有时间刷朋友圈。一个月悄悄的要过去了,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偶尔会有好友私下发我信息帮忙点赞,这时才会打开朋友圈浏览下,反倒是自己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手头上的事。而且还觉得每天时间不够用,无心关注别人的快乐与悲伤,这种感觉挺好。
人的精力有限,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做好很多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专注这一件集中精力做好,然后再寻求下一个重要事,每一件事做好,相信一个个困难也就攻下了,个人的能力也就提升上去了。
就酱~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