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宽客

别因为它就信了诺奖得主的鞋!

2017-07-10  本文已影响14人  城2021

1966年在金融史上是个不平凡的年份,一位二十四年后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名为威廉·夏普的老爷子,不,在当时还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提出了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比较共同基金业绩的指标—夏普率。

夏普率综合衡量了风险和收益:

其中E(Rp)为投资组合预期报酬率,Rf为无风险利率,σp为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投资讲究的是高风险高收益,而夏普率就是用于衡量投资人每多承担一分风险,可以拿到几分超额报酬,这样可以进行投资组合之间的横向比较。

怎么比较呢,我们举个栗子:

乍一看,甲方案回报期望更高,两个方案的比较结果似乎高下立判。但现实中通常乙投资更胜一筹,因为它的夏普比率为1.5,意味着投资者用1单位的风险能比甲方案换取更多的回报

当夏普比率达到或超过1时是比较好的,超过2是很好的,如果超过3,那就非常难得。

综合衡量了风险和收益,这个指标听上去很是靠谱啊,那么是不是夏普率高投资组合就一定好呢?

再来举个栗子。这事和另外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有关,那就是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与迈伦·斯科尔斯(请记住他们此时灿烂的笑容)。

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被誉为华尔街债券套利之父的约翰·梅里韦瑟以及美联储前副主席戴维·莫林斯等一大批顶尖的金融学家。那么这么一大帮牛人聚在一起,是要搞事情吗?不错,他们要搞个大新闻。

1994年,拥有这个梦幻组合的长期资产管理公司(LTCM)以历史上最高的融资额12.5亿美元正式成立。短短两年时间,长期资管的总资产超过1400亿美元。

1994-1998年间,LTCM平均夏普比率为2.54,同期美国短期国债、标普500指数和全球股票的夏普比分别只有0.54、1.5和0.77。在1998年几乎最为辉煌的时候,LTCM的夏普比率达到了4.35,而平时一个对冲策略的夏普率达到2就是很不容易了,真是不得不感慨大佬就是大佬。

然而有趣的一幕出现了,就在LTCM创造出4.35的夏普率的1998年,该公司在短时间内亏掉90%至95%的资本,一度濒临破产。

原来问题在于大佬们极其充分地运用了能够翘起一个地球的杠杆原理。LTCM 拥有40 多亿美元的资本,但它通过借贷所持有的资产,包括债券、股票、外汇及期货等,却达到了1200 多亿美元。过高的杠杆比率使得LTCM 在小概率事件面前损失惨重,几近破产。

所以夏普比率并不是完美的标准。它衡量单位风险的回报,但是并不能对风险大小做出很好的估计。同时它的设计初衷是衡量共同基金的业绩,而交易策略的风险远远超过共同基金。

下一个问题,

夏普率对普通投资者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主要是投资理念的启示:投资不能只看回报率,还要看承担多少风险

来个现实案例演练一下。

下表给出几个知名大型对冲基金的年复合回报率(资料来源:汇丰银行研究报告)。这些基金管理资产均在10亿美元以上,开业时间均在5年以上。 对于这几只基金,您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厉害了word哥,基金D的年复合回报率居然达到79.17%,真是令人心神荡漾呢╭(●`∀´●)╯事实上,基金D正是在金融危机中大举做空次贷类产品,稳稳捞到豪取几十亿美元利润的保尔森基金。

但就像刚刚所说,只看到回报率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先别急,看看下面的信息再决定。

情况变得复杂起来。这么一看保尔森的基金波动性也太高了,夏普比率也不太出众。基金A和基金B的夏普比率都明显高于美国股市的0.4,似乎也是不错的投资选项。 而基金E的回报率竟低于无风险利率,也不太给力。相比之下基金C—被誉为“对冲基金业界的常青树”千禧年基金的波动性和夏普比率似乎都还不错。

不过这里的波动性需要注意一下。保尔森基金令人咋舌的波动性主要是“向上波动”,换句话说这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盈利

投资者所真正怕的风险其实是赔钱。所以衡量风险还应该考虑“最大跌幅”,即各基金历史上从最高点回落的最大比例。

数据来源:https://www.ishuo.cn/doc/ycqaafqf.html

好了,将最大跌幅考虑进来事情就变得更因吹斯汀了。A的最大跌幅居然只有4.8%,这一回合风头成功盖过了保尔森和千禧年基金,而且跌幅发生在2003年,顺利避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看来A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从这个评估投资业绩的真实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综合、全面地多维度考察投资方案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还好现在已经有更多的指标可供参考:

无论是夏普率还是回报率,只关注单个指标真的是一件real不明智的事情。所以在这里想要郑重告诉大家的是,对于选择投资策略,一定要像找对象一样多方面综合地考察,做到在回报和风险之间寻找最优的平衡!

今天聚宽君的小科普就到这里啦~

欢迎关注,更多内容到聚宽社区查看,更多量化干货就在聚宽量化课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