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管”和“不管”其实不是问题

2019-12-24  本文已影响0人  康康绵阳


    (本文已经发表在《班主任之友》2020年第1.2期合刊上。)

      案例:小芮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更是学校舞蹈队的主力,也是作为班主任的作者的得力助手。可是这天作者却接到学校德育处处长的求助电话,声称在校舞蹈社团即将参加省里比赛之际,小芮执意退出社团。作者私下和小芮谈心,孩子仍坚持六年级以学习为重,不想再参与舞蹈团活动。此后,班主任联系家长询问情况,通过同学侧面说服,并在一次“我们班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上颁给小芮班级荣誉奖状,鼓励她珍视集体荣誉、刻苦努力的精神,小芮终于回到了舞蹈队。然而,原本与作者亲密无间,视作者为“最信任的人”的小芮仿佛从此一下子和老师有了距离,不爱发言,也不主动找老师说话了。作者由此感慨:是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她们依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还是让孩子在我们认定的道路上前行?我迷茫了,这件事,我是管了,结果也管好了。但,到底该不该管呢?

    分析:

      通读案例,不难看出,陈老师是一位尽职,用心,也很爱学生的老师。她努力完成学校领导交付的工作任务,她想办法维护集体荣誉,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她花时间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可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当她尽职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管好了”班上小芮“不顾大局”执意退出校舞蹈队的事情后,她发现小芮“变了”,她失去了小芮对她的信任。陈老师迷茫了,她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到底该不该管”?

    “管”还是“不管”?显而易见,对陈老师而言,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因为无论选择哪一个,其结果都不会圆满。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首先追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我们教育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二、我们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回看一下陈老师的“管”。

    首先,德育处主任张老师给陈老师打电话:“陈老师,有件事需要你帮个忙……你好好开导开导她,这个任务就拜托你了。”学校舞蹈队参加省里的比赛 ,用人在即,小芮却在这时执意退出,学校领导交给陈老师的工作任务就是说服小芮留在舞蹈队。接完电话,陈老师“立马”找来小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陈老师的“管”,首要的出发点是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其次,陈老师找小芮了解情况,劝说小芮,可没等陈老师说完,小芮就直接打断:“陈老师,你别说了。”然后撂下这句话就走出了办公室。接班以来,“小芮还是第一次给了我一个臭脸。怎么办?”在这里,除了感受到小芮的坚决,我还读到了一个老师面对学生“臭脸”内心所起的惊讶和不甘心。这种不甘心,加重了后文中扭转局势的强硬心态——“不行……一定得像个办法。”陈老师的管,多多少少带着一个老师对自己权威的捍卫,陷入了与学生权力之争的无意识中。

之后,案例中陈老师的独白:“如果让小芮养成做事随心所欲,不顾大局的习惯……”“集体的事也不能说退就退……作为学生,除了成绩,责任心和集体意识更加重要。”陈老师用上了“责任心”、“集体意识”、“顾全大局”以及“随心所欲”这四个词,这四个词所具有的道德评判分量是非常重的,小芮的行为是否严重到足以升级为集体的道德评判标准?值得商榷的是,小芮的退出,是否就等于“随心所欲”?小芮勉为其难地留下,是否就是有责任心、有集体意识、顾全大局?要知道,我们所看到的一个孩子的行为问题,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孩子行为本身,而在成人的心态和成人手中衡量孩子行为的标准。如果成人的内心充满恐惧、焦虑,那么孩子的行为也就被相应放大。孩子行为的严重性与成人的焦虑、恐惧程度,以及衡量标准的“精密”程度成正比。“如果让小芮养成随心所欲,不顾大局的习惯……”很显然,这是陈老师就小芮行为的一种夸大化的推测,她将这种推测的结果放在小芮身上,放大了其行为的严重性,于是小芮退出舞蹈队的行为上升到了集体的道德评判坐标里。陈老师的“管”带着她内心的恐惧和臆测。

  接下来,陈老师用“悄悄话留言条”的方式约小芮在合欢树下谈心,和小芮的妈妈的聊,找小芮最好的朋友充当说客,在主题班会上,陈老师动用集体的力量给小芮带了一顶荣誉的高帽子。正是这顶帽子,将小芮架在了学习和道德的模范制高点上,小芮下不来了。陈老师的“管”可谓全面撒网,重点突破,无“微”不至,但这份“管”却将小芮的退路堵死了,她只剩下一条路——无论多苦多累,都要咬紧牙做到学习和舞蹈兼顾,做好榜样模范。

    综上,纵观陈老师的“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出发点始终是成人的角度,她管的目的更多的是在满足成人的需求或者与成人利益相关的集体在这次事件中的得失。陈老师的“管”其实是运用各种外力控制小芮的行为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走。整个过程中,陈老师都没有进小芮的内心。小芮的内在情感,陈老师是忽略了的。“管好了”也就意味着从外在成功控制了小芮的行为,但是小芮内心的意愿和想法还在那里,既没有实现,也没有得到释放和疏导,只是被强硬地压制了,意愿诉诸于外宣告失败,于是小芮“变了”。

    老师的教育行为,出发点应该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那么老师的所有教育行为都应该围绕着学生的个体发展而展开。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习得,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案例中,陈老师所面临的问题,不是“管”与“不管”的问题,而是出发点的问题。学生的健康发展才应该是老师所有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明确了这一点,“管”还是“不管”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管,就不再是纠结的问题。

  如果小芮是我的学生,我会如何做呢?首先,我会放下成人世界的种种声音,我会去看见小芮,会认真地倾听她。陈老师第一次找小芮了解情况,“小芮一听到舞蹈社团就变了脸……一幅委屈的样子。”小芮是喜欢跳舞的,为什么会“一听到”就“变了脸”,为什么会“委屈”?我觉得背后一定有故事。“六年级了,我想好好学习!跳舞……占了我很多学习时间……”这是小芮给出的理由,为什么说着,眼眶就红了?小芮的内心似乎藏着很大的委屈。“陈老师,你别劝我了……”说完小芮就走出办公室,甚至没有让陈老师把话说完。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小芮的“臭脸”和无礼,而是她内心的失望和决绝。有哪一个孩子会轻易斩断与自己最信任的人的链接?那份无助和不被理解,她已无处藏身。我想做的是看见她,倾听她,给予她情感的接纳与支持。

    其次,陪小芮一起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小芮的内心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在倾听的过程中让小芮安全地吐出来。只有当她吐出心中的不快,老师才能陪她一起面对,想办法解开。我很疑惑,学习是否是小芮退出舞蹈团的全部理由?如果是,为什么?从案例的表述来看,小芮退出的目的是专心学习,提升成绩,那么放弃自己喜欢的舞蹈,是否就能实现专心学习,并达到提升成绩的目的?小芮的愿望是值得肯定与支持的,达成这个愿望所选择的方式是否唯一或者正确,这是作为老师的我会想引导小芮去思考和关注的。

  最后,带小芮看到她身边的人和事。 理解了小芮的困境,我会试着把她的视角从自己的困境难中带出来,我会客观地把学校舞蹈社团所面临的困境陈述给小芮,我会让小芮尝试着去看到自己的退出和留下给他人,给自己,给学校所带来的不同的影响和结果。孩子不是没有全局观念,而是陷在自己的情绪与困境里,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也无法超脱出来具有宏观的视角。当她从自己的情绪里出来,老师要引导她去听见和看见她身边的人和环境。至于孩子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那是孩子的权力,她有权力决定退出还是留下,这不是我要用力的地方。我所要做的就是信任和支持。我相信,一个内心温暖有力量的孩子,她会尊重自己,也会尊重身边的人和环境,只要她看见,最起码不会去伤害。

    最后,我想说,当学生的自主选择与老师认定的方向或者集体荣誉发生冲突时,老师怎么做?首先,不针对冲突去纠正和控制学生的行为,而是放下冲突中当下的情绪,看到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和自己的认定的教育目的一致。其次,看到冲突背后学生内在的需求是什么?老师可以给予学生怎样的关注和支持?最后,老师的教育行为不能用外在的包括领导的表扬和批评来衡量其对错与价值,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价值重心,坚定自己的教育目的和方向。教师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应该是服务于教育目的和方向的,有价值重心的老师,就像一艘船有指南针,他会清楚自己的教育航向,尊重教育,尊重学生,也尊重自己。“管”和“不管”其实已不再是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