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写作

写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2021-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冬有暖阳

昨天读到了关于写作的三条干货,当时感触还没有那么大。

今天翻看简书首页那些点赞、评论很多的文章,突然发现说得还挺有道理的。

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1.要有目的性的去写作,才能创造价值。

写作者一定要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核心目的,单一的主题目的往往表达效果更好。

容易让读者阅读的感受更加整体、直接。自己写作表达的时候,逻辑也比较清晰明确。

而写作时所要采用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这通常决定于不同的阅读对象,及不同的新媒体平台。

一定要先确定好你想要得到什么回报,然后再倒推你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内容。

这样有目的性的写作,才不至于写出一堆“漂亮的废话”。

导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写出的文章却没有什么价值,这很容易让人丧失信心。

对于读者,不能自说自话

2.写作时要懂得双向沟通,读者才能更准确    地接受收息。

一个人写作时,没有情感沟通对象,只能自说自话,这就很容易陷入带有高姿态,命令式的自我主张中。

然而,无论是聊天对象,还是阅读的人,都不会喜欢如此生硬乏味的沟通方式。

这就很难让读者产生阅读时的愉悦感。

而我们平时聊天时,就是很好的双向沟通模式。

只有在互相尊重,善于倾听和保持分享态度的情况下,一段沟通才能长久地展开。

因此,我们不论写什么类型的文章时,都要以分享的口吻来写,不能以说教的姿态自说自话。

写作时,最好能想象自己正在和哪类目标对象交谈,以双向沟通的写作心态来与读者创造聊天的感觉。

可以用提问的写作方式,不断调动读者的积极性,让他跟你一起思考,让读者更有参与感。

比如,“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更有效?”

把单一的信息传递变成探讨交互式的写作模式。

前提是你要表达的足够清晰准确,让读者准确地接收到你想让他接收的信息。

这样的写作和阅读才是一场愉悦的体验。

学会倾听,与读者合作共赢

3.写作时要跳出自我视角,给予读者一定的价值才能得到回报。

大多数的写作者常有一个思维误区:我只管把文章写好,自己觉得好就行。看不看是读者的事,不看是他的损失。

如果你对写作这件事无所谓,那么,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可当你对写作有了一定要求时,那就不得不考虑这个严峻的问题了。

想要写好,写作时就不能一味地只表达你想表达的,你还得要思考读者到底想要你表达什么。

作为读者,他也许并不在意你想表达什么,而是在意你的表达是否触动到了他。

你得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

一篇文就像一个人,真不真诚,别人都是能感受到的。

若你的自我表达欲很强,那你得要首先学会如何倾听。

你要想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读者。

现在变成了作者,就要懂得聆听读者们的需求,与读者合作共赢。

如此反复坚持训练,得到积极的反馈只是时间的问题。

记得我当初喜欢写作的原因,只是想要记录自己当下的一些感悟和情绪,缓解自己的焦虑。

并没有考虑到写作背后的意义,以及写作所带来的影响和价值。

翻看自己之前写得文章,我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擅长与别人交流的人。

只要一写文章就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孤芳自赏”,忽视读者的心声。

有时候,也会因为害羞对真实经历总是难以真诚地描述出来,同时也怕被认识的人看到。

其实别人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笑你,大家都只在意自己的事情。

也从没有想过,如果别人看见自己写得文章,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价值呢?

那么,又凭什么期待别人能和你产生共鸣呢?

写作,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得是真诚,需要和读者去进行双向的沟通。

在接地气,平易近人的“谈话”中,给予读者有效的知识和一定的价值。

在这个“双向写作”过程中,相信你也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感受到给予别人的快乐。

从而不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也不占用读者的有效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