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的格局:论长远眼光与战略思维
2025-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鉴史悟道
成大事者与普通人的分水岭,有时往往在于思维格局与战略眼光。
近日看到一则采访,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分享投资京东的经历。2006年,刘强东向她寻求200万美元投资,彼时京东仅有50名员工,年销售额5000万。徐新没有局限于眼前利益,而是看中刘强东的个人能力与项目潜力,不仅将投资追加到1000万美金,还要求京东4年内只专注增长,暂不追求利润。事实证明,她的远见卓识得到丰厚回报,京东的成功让这笔投资收获巨大收益。
华为掌舵人任正非同样展现出非凡格局。他以千万年薪聘请数学天才,即便对方入职十年间看似无所作为,每日沉迷游戏,但任正非始终选择耐心等待,选择相信自己的眼光,更相信天才的做事节奏。最终,这位天才在关键时期助力华为突破5G技术瓶颈,创造的价值远超十年投入。
历史中也不乏这样的典范。当初,萧何举荐毫无背景、实战经验的韩信时,刘邦并没有纠缠不清,而是简单思考然后力排众议,破格任命其为大将军。这份用人不疑的胆识和敢于冒风险亏损的格局,让韩信的军事天赋得以施展,最后为汉室江山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诚然,刘邦、任正非、徐新等人的成功,或许有其特殊条件存在,但是这种格局和魄力还真没有几个人可以学,因为敢于亏损,敢于冒风险赌自己的眼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普通人常困于短视思维:工作三天不见成效便焦躁不安;投资一个月没见到收益就暴跳如雷;甚至因他人一句不合心意的话,就情绪失控、上纲上线。这种急于求成、锱铢必较的处事方式,只会让人始终徘徊在琐碎与狭隘中,难以挣脱小格局的桎梏。
真正的战略家,懂得以时间为杠杆,用耐心浇灌未来。他们不为短期得失所困,敢于押注潜力,容忍不确定性。这份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正是成大事者与普通人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