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追寻的不是熟悉——读《刺杀骑士团长》0102
在起记村上新书《刺杀骑士团长》零星读后感前,不得不先引一句众人耳熟之话。
没有任何道路能通向真诚,因为真诚本就是通往一切的道。——From《冬之旅》
读村上先生的书,从来都像与他促膝谈心,如无一情感不袒露的交流。才读《刺杀骑士团长》前两章,缓和的行文,充沛真挚的情绪表达,除去佩服,还不得不开闸泄流下,真怕存储任何一滴。
头两章是本书人物的状况交代,离异。(本书用第一人称写,故下文的他是书中主人公,不是村上先生)
对于为何离异,离异的状态,书中说了,又像没说,正如你的好朋友向你坦言自己的感受,说出后,一会儿觉得是这样,一会儿又好像不是。仿佛探寻自己是谁,却又迫于认知盲区,说出来了,又感觉不对似的。
首章,是离异后的一种肉体生存状态描写,这种肉体的生活状态正像他离异前确切的对待生活的状态,好像这种状态只是转移了寄存体,却从未曾离去。
离异前,以画画谋生的他,为了保有不错的生活状况一度放弃艺术画作,转而投向为各色有一定阶层地位的人画肖像。活着,活着,没认为有何不妥。毕竟和妻子相爱如宾,相互尊重又亲近。直到有一天,等待审判似的,妻子在平静的生活中提了离婚。没有明确什么理由,或许她也根本说不出任何理由。大大小小堆积在一起,波澜不惊下无数股暗流汇涌而成,真不能具体到某件事。
他很懵,但也只能懵着接受,毕竟他还是爱妻子的。
离异后,准确的说是,双方口头确认要离异后。他没有任何要求,唯独要求妻子留在他们曾经共同拥有的地方,而自己选择净身出户。出来独居在朋友父亲的山上居所,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值得做,倘若抛开让自己觉得肉体活着。
到了新住所,他和自己的两个女学生上床了。没有任何情感,不为任何情感,正如他投注在一张张肖像上的笔墨一般,做爱虽然认真,诚如画画认真一般,可那只是为了证明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状态。
不仅是他,连与他上床的两个女人也一样,完全对他没有感情。一个是遭受家暴的清秀可人女子,一个是生活富足40多岁的女人。似乎她们也在寻找存于世的肉体感觉。

第二章,他在尝试分析,到底妻子缘何弃他而去。
分析从他认识并喜欢上妻子开始。妻子不是美若天仙,外貌出众的人。可第一眼见她,他便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其中原因,也是唯一这件事,他始终没敢和妻子坦白。是因为在妻子的眼神中,有他熟悉的感觉。那种感觉,他早逝的妹妹曾给过他。倒不是说,他对妹妹有非分之想,只是妹妹那种对任何事情的坚定,对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即便病症折磨生命即将终止也不曾对她所计划的事有任何动摇。
他喜欢的是,这种眼神带来的那种行事为人,甚至可以升华到对生活生命态度的信仰的深深喜欢。
不巧的是,他的那种阴魂不散的状态,和妻子眼神之外没有传达的社交属性状态偏离太严重,最后导致没能好好安度过七年之痒。
妻子柚,是个群居动物。好社交,喜聚会,爱盘旋周转在人情世故中。可他,喜独处。长时间在与那种奇怪的,为了寻找存在而应付了之的状态相处。
这两种状态是矛盾的,各个方面,方方面面。许是,两人都过于包容,才导致问题迟迟发生。
看了这两章,我突然想起上周六看的《奇葩说》的一个辩题,伴侣在婚姻中开小差要不要容忍?正如马东所说,奇葩说为了让有论可辨,所以用“开小差”这一模糊的词。开小差,是灰色地带的词,可定义大事也可定义小事,不过层面都绕不开两性。
而“容忍”又是有一个特别具备分解讨论的词,到底什么程度算是忍,什么程度不算。
要我说,来得直白点儿,话题无非是说:伴侣在婚姻中出轨要不要离婚?
有婚姻信仰的人,是否会选择离开,取决于Ta对另一方的情感投入和另一方出轨为的是肉欲还是情变,情变则会毫不犹豫离开,如村上笔下的他,妻子开口离婚那天,他感知是妻子喜欢上了别的男人,所以犹豫但终究还是当天便离开了。
没有婚姻信仰,迷信权欲物质的,则会权衡利弊。倒不是说,这些人是冷血动物,只是在他们的人生刻度上,权欲物质实在比婚姻信善的小情大感来的重要。《权力的游戏》中瑟曦这一狠角,就是极致代表。
可不管我们怎么选,都离不开对脑海中对熟悉感觉的追寻。瑟曦老豆就是个权欲派,她从小就耳濡目染深以为然,她的情夫弟弟同出一老豆,可从来都当耳边风,所以在大灾大难来临前,远不及这女人对权欲固若金汤的坚持。
回到村上的这本书,书中的他亦如是。记忆中妹妹眼神所传递的东西,他坚信是好的,美的,喜欢的不得了,所以碰到柚,便娶其为妻。
他对浑浑噩噩应付存在于世的感觉,从弃艺术从画肖像为生,到做别人的情夫应付妻子带给他的那种“背叛”什么时候会退去,或者被他自己灭了。
我猜估计是到了书的结尾,这个骑士团长就是这种可怕的状态。
【拜托,看了本文的伙伴们,不要给我剧透任何书中情节,结局。我自己会继续往后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