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读书笔记
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476小时,第2407日
阅读《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和宗族》
天顺七年( 1463),兵部尚书王竑上奏请求发动大军征讨广西猺人时,就大量引述叶盛的意见。后来,这支大军在总督两广军务都御史韩雍的指挥下,打了胜仗。总督两广军务都御史这个职位,设立于景泰三年( 1452),主要任务就是镇压猺人。
大藤峡战役的关键地点,不是广东,而是广西;大藤峡战役,不是为了消灭杀人放火的劫掠者,而是为了屠杀土著猺人,因为他们倒霉透顶,正好居住在西江水道上一个可以向往来商船征税的地方。在这里设关抽税,油水多着呢,因为从广东溯西江而上的主要商品之一,就是盐!
跟随何真的武装力量,是被编入明朝正规军队、登记为军户、并获分配军田的。而陶鲁于 15世纪 60年代组建的民兵,则来自新会县全体人民,而非仅仅依赖军户。这些民兵,即使跟随陶鲁这样的将领,离乡作战,仍然属于民户。对于新会民兵这样的新兴武装力量而言,陶鲁应该是个卓越的领袖。他首先获上级批准,留在新会,成为新会县令,最后擢升为广东按察使佥事。
成化十年( 1474),韩雍被勒令致仕之时,陈白沙已经四十七岁,他以厌弃功名著称,但也以开设私塾、帮助学生考好科举试而著名,并且与现任官员、退休乡居的新会县籍官员,都保持密切联系。
虽然陶鲁是一介武夫,但为陶鲁立传的霍韬与黄佐,都称赞陶鲁鼓吹文教。霍韬特别指出,陶鲁认为,要消灭盗贼,首先必须化之以文教。陶鲁把这个主张变成政策,他的部队打到哪里,他就在哪里设立学校,这些地区包括:阳江、恩平、电白等县。陶鲁还在新会的厓门建庙,纪念与南宋末代皇帝一同殉国的三位忠臣。 这一切都发生在成化十年( 1474)之后,其中至少一部分事情,陈白沙是积极参与其中的。
所谓洪武礼制,就是把王朝的正统性,建立在王朝国家统治里甲百姓这套秩序上。由官员和士绅发起的这个“移风易俗”的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后果,但却并不按照这些发动者的初衷而产生。不久,他们就会碰上朝廷中央里出现的有关礼仪的纠纷,他们目瞪口呆之余,开始吸取教训。
有五名官员支持皇帝的决定。这五名官员之中,三人来自珠江三角洲,他们不是别人,正是霍韬、方献夫、湛若水。站在他们对立面的,也有来自珠江三角洲,并以反对皇帝、坚守节义而为人称颂者。在“大礼议”上支持皇帝的五名官员都飞黄腾达。但是,当参与左顺门哭谏而被廷杖的张滐伤重不治时,他顺德家乡的一座庙里的铜钟据说忽然破裂,似乎是冥冥中对于张滐所受的冤屈的抗议。
黄佐预料到,乡村的巫觋行为不会消失,相反,巫觋行为将与乡约礼仪结合。虽然黄佐继续利用儒家经典来维护赛龙舟、驱鬼等乡村习俗,但方便之门已开,许多乡村宗教行为是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的。
能够祭祀多少代祖先,与自己的等级密切相关: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在冬至祭祀所有祖先。嘉靖八年( 1529),明朝修改了礼制,容许所有品官模仿家庙形制建立祠堂;嘉靖十四年( 1535),明朝又修改礼制,容许所有品官在冬至祭祖。 直至礼制修改之前,家庙在珠江三角洲并不常见,而少数拥有这种家庙的宗族,是知法犯法的,因此它们也隐瞒家庙形制的意义。
15世纪社会、文化、政治的发展,对于明清时期王朝国家的形成,至关紧要。明初里甲制度的不切实际的设计,包含了一些元素,没有这些元素,就不可能有 15世纪的种种发展。里甲变得有效,正因为它不是按照官方的原意推行。
从 16世纪开始,族谱的编纂,不再以虚构的祖宗谱系和里甲登记为核心,而以成员考取科举功名为核心。拥有科举功名的成员,主持祠堂的祭祖活动,赞助宗族的其他活动。宗族也行动起来,培养成员考取科举功名。成功者吹嘘自己的成功,不成功者则尽量与科举功名的拥有者攀上关系,或者只有干羡慕的份,且深信自己地位卑贱,就是因为没有科举功名。
未来被称为“乡绅”的、拥有科举功名的宗族,是与地方政府的行政改革一同成长的。由于卫所制度的败坏,县衙门被迫承担更多行政职能,因此被迫强化起来,把自己改造成为收税机构。折色纳银,使地方政府能够招募自己的行政队伍,与地方社区打交道时,就可以采取强硬手段。
一条鞭法的改革,扩大了地方政府的统治圈。随着经济日益繁荣,随着政府统治风格改变,朝廷的礼仪逐渐扩散到社会各个阶层,而宗族这个制度,就成了士绅化的载体。
首先,不仅需要减少劳役,还需要把劳役项目化。其次,部分劳役项目,就可用纳银代替了。后世历史学家,面对极端复杂的明朝赋税制度,往往认为“均平”不过是创造新的税种。其实,“均平”是迈向日后所谓一条鞭法的一步,即把劳役货币化、常规化。
均平银改革的真正结果,未必是政府向里甲摊派劳役时比较公平,而是政府
不再着重向里甲摊派劳役,而着重从里甲征收货币税,因此也就不再计较户籍身份,而户籍身份,原本是政府向里甲摊派劳役时的重要基础。
由于富裕之家也正好是跻身官场、控制宗族的家庭,宗族这个制度在发展,伴随着宗族而出现的礼仪行为也日益普及,这就意味着,集体礼仪能够被相对迅速地改变。
当一个家庭(而非一个宗族)获得士绅地位后,经过两三代的功夫,这个家庭的女眷,一般就可以不再从事粗重的体力劳动,而专职于家庭里的活动,例如纺织,甚至读书。
承包沙田缴纳粮税的珠江三角洲百姓不仅势力强大,他们还懂得利用官府的名义来施展权力。政治庇护,无论真假,未必有助于扩展王朝国家的权威,但肯定有助于扩展王朝国家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