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接受小概率事件

2016-09-27  本文已影响240人  大鹏Darpon

——心智成熟的检验标准

1、

昨天走路上班的途中听2016年9月25日的那期60S(对的,每天上下班靠步行),听到一个很有趣的想法,细细思考又觉得很对;

万维刚在他的订阅订阅专栏《精英日课》说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啥叫人成熟了呀,就是对小概率事件接受度程度比较高。

举个例子,小学课本里肯定只能写“冬天到了,雪花飘”,因为冬天下雪大概率事件,如果写“春天到,雪花飘”,那肯定不是小学课本,这可能是一本大人看的小说,因为春天下雪不寻常,只有心智成熟的人才能接收。

所谓成熟可不就是见多识广,见怪不怪,对小概率的事件接收度高。很多年岁大的人不见得成熟度高,现在很难接收不了,有人好好工作辞了,有人终身不结婚不生孩子,人类历史上成熟这件事第一次和年龄无关。

万维刚的观点很清楚,对小概率的事件的接受程度表面你的心智成熟程度,跟年龄无关,跟经历有关,为什么说跟经历有关呢?当你经历过相同的事情后,你接受起来更加容易一些。

比喻,在俄罗斯的小孩就很容易接受春天下雪这件事,如果你对新加坡的小孩讲学是什样的体验,就算你讲的再好,再认真都是枉然。

大家都清楚,地球有南北球两个,南北球的四季更换是完全相反的(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概念,当时我很笃定的事情,他怀疑后我也开始怀疑,后面又百度,才更加笃定)。例如中国现在是秋天,那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是春天,因此在美国人过圣诞节下雪的时候,南半球的国家正是大热天呢?那如果南半球过圣诞节时,如果写堆雪人,如果不了解的小朋友,估计很难理解这件事。

如果你对这个地理知识不懂或者你没有去过南半球,如果有人这么跟你说,你相信吗?你看到一本书上写圣诞节穿着泳装去海边度假,你是否会感叹这么冷的天去海边游泳,是不是有病?

当然我上面举例不是很合理,毕竟这些是正常的常识,但是你觉得什么样的事情是小概率事件呢?

2、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小概率事件就是指发生的概率很低,就比如买彩票,每期买的人上亿个,但是买中头奖的人只有一两个,这个概率就很低了?

那这个和万维刚老师讲的小概率完成不是一样的,为什么呢?

从罗胖的60s我们可以看出,他定义的小概率是指和同样的事情,必须有对比(么有对比就么有伤害呀)按正常的模式来说,小概率是完全行不通的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比如,在中国大陆(除东北以外)冬天下雪很正常,春天下雪就不正常了(从地理角度来说是正常的),那么下雪这件事,比较的是季节,因此,春天下雪可能性很小。在古代小说中,为了表明上天对冤屈的理解,用六月飘雪(杜娥),当然六月下雪更加不可能的呢?

比如,相对于25-30的年轻人来说,老一辈认为到了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就是要赶紧结婚,结婚后要赶紧生小孩等等,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正常大概率事件或者流传下来的想法都是到了这个年纪就是这样,所以他们对单身一族,丁克一族就完全不理解。

3、

那从接受的层面来讲,只有经历才是最主要的一个实施手段,提高经历和阅历的手段无非就是这两种:读书与旅行

读书是获得别人感受,经历的最好手段,你和作者一起体验当地的生活,一起分享作者当时的心态,作者没有遇到这种事情之前,也是不是和你一样,经历彷徨,慢慢到接受,心智慢慢成熟的呢?当然其中有很多是虚构出来的,但是你需要明白的是,很多要么就是经历,要么就是从别人经历中汲取。

和我一起来读书吧,一周两本,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态,心智慢慢成熟。

旅行也是很好的方法,我给自己订的目标就是一年旅游两次,当然这都需要经济基础和时间做支撑,只有旅行,慢慢体会,才能更加的了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