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走进万盛,走进创业者的梦想

2022-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地秀

             

自拍版权

 

因了,参加敦煌作协组织的"走进万盛,逐梦飞翔”的采风活动。我认识了一些特殊的人。

当逐渐了解了他们的创业故事或者说生存状态之后,我被震撼了。

内心里涌起巨大波澜,使得我拿起了笔,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晓他们的故事。

在讲他们的故事之前,有必要说说万盛。

万盛家居由敦煌市万盛商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占地81亩,2014年10月28日开业运营。入住的经营商户800多家 ,吸纳就业近10000人。

是目前河西地区业态最全,服务最优,档次最高的现代化一站式购物中心。

而,我要说的,就是打拼在这片天地的一些普通人。

如果不了解的时候,你可能不注意。而一旦接触之后,你会发现,他们还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

乐观,坚强,非常能吃苦。而且他们的生存能力非常强。

网图侵删

我认识的第一个人姓张,是河南南阳人。一个敦敦实实的汉子。

大约30多岁的样子。国字脸,大眼,浓眉,左手的中指明显的比其他的手指短一截。

(后来我知道是工伤造成的,提起来可能是一段伤心的故事,所以没有问)

南阳这个地方比较有名,是诸葛亮的故乡。

但张老板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农村还是比较苦的,地少人多。

为了吃饭,很多人都出外打工或者做生意了。

他也是初中没有毕业就出来打工了。他说从那时到现在,不管生活怎么拮据,他没有要过家里的一分钱。

连他结婚的钱都是自己筹的。现在他已然有两个儿子,在敦煌安家了。

可以算是老敦煌人了,因为在这儿已经居住了15年。

也算是第二故乡了。

在敦煌他主要是搞装修。装修过房子的都知道也都和这些人打过交道,那活计辛苦但很能挣钱。

当我夸说,江湖传言,河南人和外国的犹太人一样能干和聪明时。

他说,其实,我们也不容易。从外面来,人生地不熟。

可总得想办法生存下去。没有知识和技术,总有力气吧。所以给本地人的印象可能就诡计多一些。

其实也完全是为了生存。他倒也不打官腔,尽说实话。

不过,这样的话听着舒服。觉得彼此可以开诚布公。

想着,这也是他在敦煌生存下来的原因吧。

网图侵删

第二个人,姓郭,木工出身,也是老板。

他是江苏黄桥人,大约40岁左右。阔达的性格,结实的身板。

尤其是他的皮肤比较黑,且脸型特像非洲人。嘴唇很厚的那种。

他夸另外一个老板时是这样说的,我和他一样讲义气。可以想象他是多么自信。

他在房地产的下游产业装修这一行当里混。来敦煌十多年了,他夸口:装修过的房子比吃过的饭多。

在没有和他聊天之前,我想当然的认为,他是四川人。因为这一行四川人也多。

当我开口询问之时,我才知道他是江苏黄桥人。

黄桥我是知道的。那儿的烧饼比较有名。记得谁的诗文中还出现过。看到我知道一些黄桥的情况。

他显得很高兴。估计之前,没有人会提起他家乡的烧饼。

他们聊天更多说起的现在,谁有空去谈故乡的事呢。

所以,他特意说,我们黄桥还有两句话就是专门说烧饼的:

黄桥烧饼黄又黄,

吃了烧饼打豺狼。

原来一个漂泊在异乡的人,是很乐意和别人谈谈故乡的。

因了故乡的话题,他的话匣子很快就打开了。

和任何人一样,提起来也是相当的辛苦,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他现在已然是雄霸一方的老大。

在敦煌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店铺,有自己的车,而且还在成都给儿子也买了一套房子。

完了,他感叹,他不过是比其他人稍好一些罢了。

网图侵删

第三个人姓吕。他30多岁,孩子9岁半。

家中就一老妈,父亲已然去世6年了。他是山西人。做了敦煌人的女婿。

性子很直,有啥说啥,不藏着掖着。

他说,他初中毕业,十五六岁就开始在社会上打拼了。所有能干的活儿都干过来了。

比如:保安、宾馆、面粉厂、影楼等等。他说了一大串单位,我记得不是很清楚。

保安是最让他得意的工作,5、6年前还一个月2000多元呢。他一米七八的个头,五官还算帅。

当个保安绝对看起来很威风。可是,他看不上,觉得不是长久之计。

他最初的想法是学一门技术。

后来就渐渐得走上了安装洁具、厨具之路。

而几年之后,他已然成了行家。

他说他之所以一直干这个工作,是因为愈干挣得愈多,技术日益娴熟,这是自然的。

网图侵删

第四个是个买卫浴洁具的。

别小瞧他们的,都挣的是大钱,是大老板。

他们是四川南充的。是两口子一块来闯世界。

女人长得很漂亮,尤其是身材保持的很苗条。可以说模特穿啥她就穿啥。这个女人今年30多岁左右。

她说她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因为是超生的,出生时还被罚了800元。

那里经济情况也不好。他们都是中学未毕业就去外面打工。

他们还曾经在工地上干过。她老公搬砖头的,而她则在筛沙子。

想象中那么苦的活,他们是不会干的。可是她说,他们确实干过。

他们也曾抱着梦想去深圳打拼。她说,那里到处是工作。

可是找到好工作是不容易的,遇到好老板也是不容易的。

因房价太高,深圳很难立足。

2008年又来到了敦煌。孩子则留在了老家。

刚来敦煌时,也是给别人打工。吃了不少苦。

她说,那时工资还低。每个月才3、4百元。她总是把大部分的钱寄回老家。只给自己留一点生活费。

甚至为了省钱,即便工资发下,她也仅仅是买3.5元的一碗酸辣粉解馋而已。

后来,发现卖马桶挺赚钱,于是就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为了赚钱,她说他们不分黑白地干。白天买卫浴洁具。晚上则进行安装。

有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天的夜晚,等他们安装好洁具回来已然是晚上12点多了。

房子里也没有生火。她说,把她冻得鞋子都脱不下来。

她委屈的都哭了。是她老公硬帮她脱掉的。

就这样,他们到敦煌才8年,就打下了一片天下。

不但在敦煌买了一套房子。还赚回了两个店面。

他们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日子好了,他们把留在老家的孩子也接了过来。

据说,最辉煌的时候,他们曾有10个员工。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这样的创业故事也有很多。

一路打拼都充满了欢笑和辛酸。

这么多年,他们可能也早已熟悉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也早已把自己当作敦煌人了。

房子就他们的根,是伸向这片土地的导管。

故乡更多的时候只在是梦中出现。

不注意的时候,这样的普通人的故事就会与你擦肩而过了。

可是,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你会发现他们是有梦想的,他们是孩子心中的慈爱的父亲,他们是妻子心中能干的丈夫。

他们是普通生活中的英雄,是值得我们刮目相看的创业传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