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异,缩短差异,发展特长

2019-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傲雪寒梅香

任何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也是。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生学得慢。也就是说有的学生脑子聪明,一点就通;有的学生脑子反应慢,几点不通。的的确确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那么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个事情比较复杂我也说不清。我想有天生的原因和后来的外因。这是客观存在的,很多是不好改变的。

那么学生存在差异好不好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好不好,既然是上天的安排,那么每个人的现在的这个样子都是好的。例如我们的手,有长有短,有粗有细,你能说哪个手指好,哪个手指不好吗?每个手指都有它的用处,谁都离不开谁。也就是说有的学生是大拇指,有的学生是食指,有的学生是中指,当然有的学生是最小的那个指头。这个社会是需要每个手指配合才能做好事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方向(东西南北)这个知识,对于像我一样的人来说,这还算知识吗,这是生活中要用的,好像每个人都会的。但是在我参加工作娶妻生子之后,我发现有的人方向感非常差。三四十岁的人了,分不清东南西北。这个知识是他上学的时候没学好吗?有的不是这样,这个知识如果上学的时候没学好,但是在生活中也能学会啊!然而他就是不会了,这个问题不是学不学的问题,他是天生的方向感差。这个方向感差追究其最后原因我觉得就是这个人大脑中管方向感的那块的不发达。可以说是天生的。这样的人,虽然这个方面差,但是其他方面会很优秀。

再举一个例子,我恐高,我不能进行高空作业,这一方面和一些人比就没有别人厉害了,但是我也活的好好地,有很多方面我比别人优秀。我为什么恐高,我觉得应该是我的大脑中管这一块的不够发达。总之,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上天在赋予你一些优点的同时,也会赋予你一些短板。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人最遗憾的事,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长处,不知道自己的短处,不能扬长避短。有的人始终活在自己的短处之中不能自拔,这是最痛苦的事。

来看教育,有些时候,很多的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森林里动物要进行比赛,参赛的有老虎、松鼠、兔子、猴子、乌龟等,组织者出比赛的题目就是比赛爬树,很显然这个题目对有的动物来说是强项,对有的动物来说就不是强项(故事的意思大概如此)。这个故事就是说了有关的教育现实。这故事没有注意到动物之间的差异,用统一的标准让他们比赛,那么肯定有的动物是差生了。这个故事也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要认识到差异,对不同的人要因材施教。

既然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这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尊重差异。我们要承认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这个差异,在承认他们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做文章。学生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知识的是也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优等生要有更高的标准,学困生要有让学生进步的低一点标准。往往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会认为,学生都是一样的,看看那个学生能学会,这个学生就应该能学会,就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统一的标准,于是老师用了很多的力,最后结果把自己气的够呛。这就是年轻老师没有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学困生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对待学困生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到学困生有效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不是学困生,而是教学方法落后,让学生成为了学困生,这种学困生老师改进方法还能让学困生提上来:而有的学困生就是真正的学困生,而这种学困生老师只能让他紧跟队伍,不要落下来。

那么我们老师认识到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觉得教师要做的应该是,让优秀的更优秀,让优秀的成为栋梁之才,那对于学的慢的,应该缩短他们的差距,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重要的是发现这些学的慢的同学其他方面的长处,好好发展这方面的长处,让这样的学生成为在这方面的优秀人才。

其实很多人成功的诀窍,就是始终干着自己长处方面的工作,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他把自己的的长处做大做强了,所以他就非常成功了。

2019年6月15日11:20写于县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