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有价
昨晚,观看某电视台情感类节目中,女嘉宾与主持人的对话让我陷入沉思。女嘉宾滔滔不绝地讲述了对男友的各种要求,最后轻描淡写地说,其实我对男方有无房、车不是很在乎。
爱情有价先不说女方对男方没有房、车这类目前男女交往时惯常的标配设置底线,且说前面所讲的对男方事业、收入以及其他要求,如果男方满足上述条件后,房、车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是数量和质量有所不同而已。人们都说,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人们的需求内容和范围也要与市场接轨,随行就市,婚姻关系也不能例外。就我所知的,古时候男女双方既要讲究门当户对,还要讲究八字相合。七十年代,讲究家庭出身、根正苗红,三五一轱辘(三百元钱、五身衣服、一辆自行车)。八十年代注重对方父母职位,什么公公要当官的、婆婆要上班的,物质要求也变为三转一响带咔嚓(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录音机、照相机)。九十年代看重男方学历和职称高低,并在八十年代基础上增加了车子要冒烟的、机子要锁边的以及三十二至四十八条腿(家俱数量)。改革开放后,婚嫁市场更是一路走高,要求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并冠之以丈母娘经济学的美称,推高了房地产和汽车制造业市场行情,增加了GDP。就连家住农村的新婚女子,也会提出必须在乡镇或县城购买住房的要求。由此,也间接地增加了大龄剩男、剩女的数量,引爆了相亲类节目的火热,催生了相关电视频道收视率居高不下,影响扩大、财源滚滚。按老百姓的话说,娶个媳妇就是要他的命呢。正可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当然,大部分青年男女是因为两情相悦,心灵碰撞出火花而结合在一起的;互相尊重、体谅,移风易俗、勤俭办喜事者还属众多。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把婚姻变成自己通向富裕道路、享受高品质物质生活的唯一途径,这与本人以及父母、亲友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各类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功不可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逐澜的作用。虽然说人们追求高水平物质享受本无可厚非,否则社会缺乏前进和发展的动力。但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牺牲对方利益的基础上,就有点求之过切、说不下去了。你在大街上可能会发现一种现象,年轻人开顶级豪车的比例高于年老之人,除去从事司机职业的年轻人外,其他青年男女所驾豪车又有多少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得来的。又如在高消费场所,经常看到部分年轻人挥金如土、醉生梦死,又有多少人不是喊着我爸是李刚呢?
爱情有价婚姻是神圣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感情又是维系婚姻长久的纽带,美好生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取得。把婚姻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虽然说是现实而且必须的,但也亵渎了爱情的圣清,给婚姻埋下了不小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