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旅行

行色匆匆||木梨硔、祖源历险记

2020-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一言莫辩

摸黑爬山、冒雨前行、汗流浃背、两腿灌铅,一个多小时的泥泞山路,是徽州第一山村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也让我们对木梨硔——祖源之行充满了期待。

老式仓库改造的民宿,四面透光,隔墙有声,好不容易进了梦乡,就被吱吱嘎嘎的楼板声闹醒,已是凌晨四、五点的光景,有人探报满天星星,一帮摄友欣喜若狂,草草抹了把脸,前呼后拥挤到了村中的石阶上,少掌柜拿着电筒在前面领路,三十多个小伙伴一字长蛇阵紧跟其后,几乎只能一人通行的羊肠小道上,除了手机萤火虫般的光亮外,四周一片漆黑,倒是一路的蚯蚓声壮了不少的胆。

出村不远便是三岔路口,一帮摄友右拐上前山等天亮,我们一群徒友继续往前赶,路是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过了N个岔路口,少掌柜拿了块石头做了个标记,说是待会儿走这条道,一路到底就是祖源,然后带了我们往左上山看日出,所谓的路其实就是山上的排水沟,大伙儿兔子般在沟的两侧跳来跳去,身形十分滑稽,我懒得费劲直接走的沟底,好在隔夜下了大雨,沟里的枯枝烂叶冲掉了不少,等大家到了山顶,一弯柳月还高高挂在天上。

慢慢地天际泛起了红光,大家欢呼雀跃起来,可太阳迟迟未肯露脸,定睛一瞧,原来是山雾作怪,以为很快会消散,谁知越来越大,正在大家犹疑不决的时候,有人提醒雾里木梨硔最有看头,大家这才缓过神来,一路小跑奔到了前山。

观景台上挤满了人,长枪短炮无人机,各人占着各人的有利位置,丝毫没有挪窝的意思,估计一帮摄友的脑子里都在期待一道金灿灿的阳光洒在若隐若现的民居上,然而,天难遂人愿,山里的雾气精灵似的,时隐时现,时大时小,变幻莫测,只要雾一起来,就听见咔擦咔擦声一片,然后是长长的叹息和互相的安慰。看来经典的云海绕村照片绝非一日之功,绝对是等出来的,而且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也不可或缺。

我们几个伪迷只能掂着脚,在人缝中装模作样按了几张了事,本想也守个一时三刻碰个彩头,可肚子叽里咕噜不争气,还是撤回了村里,三个馒头、两碗稀饭、几勺酸豆角下肚,整个人都来了精神,家前屋后,村里村外,山上山下,四处转悠,把山腰之上的木梨硔逛了个遍,想想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大概如此。

约莫过了个把小时,队伍重新集合,一帮摄友早已去了下个摄影点,我们十来个徒友按着少掌柜的指点直奔祖源,一路上欢声笑语,故事频出,可脚下的路渐渐模糊起来,一开始大家都不以为意,这样的地方一年到头大概没几个人过来,这正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走的人少了,路就没了。

转过一个山头便是一片狭长的山谷平地,要是雨季的话应该是片水乡泽国,现在长满了比人还高的芒草,路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家沿着草丛边缘,猫着腰,低着头,一路披荆斩棘,三米之外几乎看不见前面的人影,只能口口相传,前呼后应,互相提醒。走出不远,芒草丛里又夹杂起灌木,地上都是些横七竖八的枯枝,既要提防脚下的路,又要避开上面的树枝芒草,时不时有人吱哩哇啦起来,不是手被划破了,就是脚给使了绊子,十分狼狈。

走了几百米,前面出现了一片沼泽地,浅浅的水里尽是些乌漆墨黑的小蝌蚪,大伙儿沿着沼泽的边缘,深一脚浅一脚孑孓而行,过了沼泽又是恼人的芒草,又是一阵手忙脚乱,大家心里开始打起了鼓,是不是不经意间走错路,可一路上没见过什么岔路,大家犹犹豫豫爬上山梁,竟然出现了几排人工林,还发现一只牛奶盒,说明有人在此活动过,大家的精神为此一振。

绕过山梁,一股山涧水挡住了去路,几个人接力搬来了石头,扔在溪水里,尔后一步一颠颤巍巍跨了过去,到了前面更是不堪,都是些横七竖八的朽木和毛竹,钻也不是,跨也不是,最后是各显神通,连拽带爬,好不容易到了个歇脚处,大家可真急了,说好一个小时的路程,怎么两个小时还不见个人影。

一打少掌柜的电话,一开始还信誓旦旦保证没错,仔细盘问才知道,这条路他十几年前走过,而他的年纪才二十出点头,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也慌了神,忐忑不安地建议我们回头。有人又打祖源朱幸福的电话,把周围的环境一描述,朱幸福倒也坦率,帮不了我们,估计他心里直乐,这里那座山上不都是长着毛竹和树啊。

谁也不愿走回头路,大家只能求助与手机地图,能显示的只有大凹岭,恰好在木梨硔与祖源的两点一线上,而且离祖源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根据猜测,我们是一直在绕着大凹岭行走,已经与它平行了,估计再翻两座小山包就会柳暗花明了,前面探路也再喊,捡到一把新雨伞,一定有人最近走过,大家重拾信心再次出发。

路是越来越难觅,坡是越来越陡峭,走着走着,前面停了下来,上前一看,山体已经出现了轻微的滑坡,光不溜秋的坡面上只可以踩下一只脚,几个胆大的单脚支撑直接跨了过去,每过一个就会窸窸窣窣掉下点土来,两个胆小的拽着挂下了藤条手脚并用,硬是贴着山坡挪了过去,等我们几个再要过时,搁脚的地都快没了,只能另辟蹊径往上爬,然后迂回往下绕过去。

就在大家心惊肉跳开始怀疑人生的时候,走在前面的美芳意外发现了一簇野生木耳,很多人只见过干木耳,新鲜长在树上的还是头一次,大伙儿一下子来了兴致,什么紧张情绪都抛在了脑后,美芳更是攀上了树枝三下五除二,一盆野生木耳炒鸡蛋到了手。

再拿出手机一瞧,我们正在离开大凹岭向祖源方向靠近,希望就在眼前,大家相互鼓劲最后一搏,约莫走了十多分钟,竹林里突然冒出个挖笋人,幸福来的太意外,大家都楞在了那里,而挖笋人也被我们一大群人吓了一大跳,呆呆地看着我们,大家猛然缓过神来,象遇到救星似的冲了上去,七嘴八舌问起路来,然后跟着挖笋人翻上了山梁,一条石板路出现在我们眼前,天哪,这才是木梨硔到祖源的正道。

徒步的乐趣不在于去哪里,不在于走多少路,也不在于难易程度,而是不可预知的惊喜、不期而遇的风景和不同以往的心境,走进大凹岭是阴错阳差,走出大凹岭是喜出望外,倘若是清一色的石板路,或许也是种很好的体验,但一定没有这样的精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