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两年的她放弃了月入三万的工作,真相令人动容……
【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可已经奋身入世的人能谈什么时光呢?行业变化和个人际遇放在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里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街市依然流动,抉择的地震不值一提。——auntbear
1 老鼠圈里的故事
早上去开收入证明的时候,拿到一看,艾玛,居然税前月入三万了……难道一不小心就成了菜菜微博中的收入高嫁不出去的女人……
毕业两年的她放弃了月入三万的工作,真相令人动容……可是有什么用呢?我都打算降阶去做月入八千的工作了。
还有一个月就是毕业两年。
还没毕业的时候,总幻想着高大的落地窗,整洁的办公桌,衣着光鲜地穿梭于城市的高楼大厦。
所有的关于工作的幻想,就是一份体面、高收入的事业。
但现在实际情况呢?是每天上班如同上坟,每天和各方神圣撕逼,互怼,然后趁着喝水的间隙的满心茫然。
曾经每天在办公楼的一个楼道里来来回回地想,这样的状态要持续多久?我想持续多久?我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变?
即使月入三万了,在你三十岁以后你还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吗?结婚以后你还能加班到凌晨吗?你要一直这样每天和同事怼下去吗?这个行业真的还有很大的前景吗?关键是,你有机会为你的未来争取最大的利益吗?
当前的收益,不过是用时间来杠杆的。于是想到了最近在看的《血仇定律》——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报酬,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如果一份工作需要你付出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这份工作的本质就是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
可是我的目标是在四十岁以后能够逐渐进入养老模式,我不希望自己三十几岁后还如此用健康、用时间来争取生存的资源。
马丁老师曾经说过,不能牺牲生活的一个方面去追求另一个方面,而要平衡地走向自由。
我不愿意用我的生活、我所有的精力去做一份工作。
玩过现金流游戏的人都知道,像医生等这样的高薪职业,比门卫、老师这样的职业更难出圈,因为医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做工作技能的原始积累,由于高薪难舍,比普通人更难跨出自由的那一步。
我觉得我需要跨出那一步。
2 谁才是生活的奴隶?
上次听说一同事年终奖三十万,毛估估月薪估计30K,一年税前估计六七十万的样子。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看起来很有钱的同事,事事都精算到了极致,女朋友生日送礼物不能超过50块,带女朋友去很远的地方吃麦当劳,说是反正市区其他地方都挤,麦当劳吃吃嘛也一样的;自己不带纸巾,总是用同事的;朋友圈每天分享5元团购水果的活动;搜罗各种名牌的原单……
我不能说他是哪里人,不然有人会说地域歧视。
能够将事事都精算,花费强大的精力去购买便宜的东西,不舍得为心爱的人花钱、提高生活品质的人,我想,这种对待钱的习惯应该来自原生家庭。但是,若是放到他们家去理解这些事,他爸妈可能会表扬他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他是一个三十四岁的成年人,在同事中他有一种优越感,因为他们家在内环有一套等着拆迁的房子。听说前阵子谈了两年的女朋友跟他分手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因为生日礼物。
很多人对钱有憎恶的感情,偏见地觉得有钱人都是守财奴,事事算计。但是我知道,我所理解的钱的用途不是这样。
曲筱绡爱钱,但为了不让父母离婚,她放弃了所有的财产,只为了维护她的家。
毕业两年的她放弃了月入三万的工作,真相令人动容……一个人,得心灵和物质都充实,才不会成为生活的奴隶。
3 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夹娃娃机,我隔着玻璃,只想得到你
上周两个贷款终于下来了,心也定了大半,所有的事情都如同预期一样在运转,这是一种很美妙的自己掌控了自己生活的感觉。今年过去一半,双倍完成了年初定下的一个重要的目标——1N。但是我不敢张扬,生怕那些比我厉害的人笑话,这么点成绩还不如人家上海一个老破小……
由此想到了我其实一直都是一个自卑的人,工作即使出彩了也不敢宣扬,自身其实有能力也不敢表现,面对爱情的时候总是需要肯定……如同小时候你总觉得手里的娃娃没有别人的好看,你永远没有别的小孩幸福,你永远不可能成为出彩的那一个。
我也一直默许了自己的自卑,所以当进步做出成绩的时候我更倾向于沉默。直到今天重读罗尼的文章,回顾她的发展历程,无不和分享有关。谁刚开始的时候不是个菜鸟呢?你为什么这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呢?
一个人学习了还不够,通过分享,一是能够加强自身的理解,二还可能引起别人思维的碰撞。这个道理,其实在读书的时候老师都教过的。但我多年来一直是闭门造车的那一个。
因此,我决定学习罗尼,定期分享自己在完成个人目标上的一些总结和思考。如果这样能够培养我的张扬,那么面对的一些挑战(比如找对象),也许这样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一点,很多事情,不去试一试你怎么知道结果是什么呢?
4 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
从大二开始我就给自己列未来五年、十年的目标,对我来说,那是一张完美的文艺的to do list,是让我决定每一天如何度过的强劲动力。
我没有告诉过任何人,我自己与自己做约定,然后一件件地实现。
比较近的,比如是去实习;用实习挣到的钱去其他城市旅游;要写一个小说,虽然到现在为止脑子里已经构思了无数本小说,从大学构思的校园言情演变到了现在的都市职场小说,一个完整的篇幅都没有。
大二的时候也为了体验文艺工作,去第一财经电视台实习了两个月,玩节目审核……实习结束后,我认真地很伤感地发了一封感谢信给实习带我的老师:老师,我决定了以后不做文学梦了,我要继续读理科,从事技术工作……
那是一个跟我的文学梦告别的肃穆的仪式。
扯远了,大学的时候设定的to do list虽没有完全按照那么走,却让我把想尝试的事情都玩了个遍。做一次背包客、去看海、去看日出、认识有意思的人……本来以为就要这么结束好玩的大学生活,没想到保研了,于是又接着玩了两年。直到研究生结束一个人去大西北浪了一圈才算收了心。当然,读书期间的生活费、出去玩的钱都是自己挣来的。
研究生毕业旅行在白昼超长的敦煌,开始想未来五年要做什么。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处于离别、工作、感情的迷雾中,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我想,既然已经毕业了,那么首先得有个房子吧。于是第一个目标就是五年内在上海买房,第二目标是去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第三个目标是去香港。
然后我也没想到毕业半年实现了第一个目标,接着就去了德国、俄罗斯出差几个月……
冬日走在大雪纷飞的莫斯科街道,突然想到,诶,我怎么已经过上了曾经想要的生活?
很早的时候在豆瓣关注了三联周刊的熊阿姨,前几天看到她发的微博:
【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可已经奋身入世的人能谈什么时光呢?行业变化和个人际遇放在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里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街市依然流动,抉择的地震不值一提。
我很感慨,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一个人既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为什么要把他所做的抉择来和这个城市比呢?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在和自己打赌,自己和自己和解,为什么要去让不认识的陌生人来为我们的人生里的灾难和地震停留呢?
毕业两年的她放弃了月入三万的工作,真相令人动容…… 我的理想人生清单未来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比如去安迪和小包总去的普吉岛,买一个有院子或者超大阳台可以让我布置得特别浪漫的房子,养一只狗,去清晨以及黄昏里的海边游泳,学习做西餐,拿经济/文学硕士,学摄影,看300本书……当然,还有写一本小说。
也许不一定能够全部实现,但是我想去不断折腾、尝试,因为我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END
锦衣夜行安东妮,一个爱生活,做房产投资,沉迷于咖啡无法自拔,立志早日退休的斜杠青年。喜欢我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