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

不做自恋型父母,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2022-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可可_e897

最近,社群有伙伴转发了一篇文章,题为《2019年,兰州复读生跳下黄河前,发自拍给妈妈:下辈子,别做我妈》,看到这样的文章,我通常选择性跳过,因为我觉得文章一定会呈现给我们一种极端的养育模式,看完了,无非就是痛惜,却无能为力。

这次,我点开了,是因为伙伴配上了一段文字:很多自暴自弃的孩子,都是因为母亲强势的温柔压断了那些优秀孩子脆弱的心灵!这跟我最近看的一本书《父母的羁绊:如何摆脱强势父母的危害》的主题不谋而合。

21岁的魏天桦,是兰州附工补习学校的一名高三复读生,在经历了父母离婚、高考失利、母子不和等一系列重压后,站在七里桥黄河大桥上一跃而下,结束了青春短暂的生命。

临行前,魏在卫生间给母亲拍了三张自拍照,并配上如下文字:我真的想好好学,考个好大学,希望这个愿望,下辈子可以实现吧,我爱你,下辈子,别做我妈了,太累了……

从文字中,其实很容易看出孩子的无助和绝望,然而,从母亲的回复来看,似乎并没有察觉异常,而是依然在以自己的视角“强势”给孩子提供“支持”,或许正是这最后一次的“无视”,成为压垮孩子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把孩子彻底逼上了绝路。

《父母的羁绊》副标题为如何摆脱强势父母的伤害,作者为尼娜·布朗,是美国心理学会认证委员,团体心理学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主席、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协会研究员、美国顾问认证委员会成员。发表过《与自私的人共事》、《这又是谁的生活》等27本书籍和50多篇文章。

本书旨在帮助所有努力摆脱父母阴影的成年朋友们,书中提供了许多自我疗愈的方案,读者可以一边了解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一边实践实现自我疗愈。

在书中给出了破坏性自恋人格的定义:

自恋型人格指的是一个人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一直超乎寻常地关注自己,无时无刻不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尽管他/她有些行为看上去是为别人着想。这种持续性极端的自我行为,就是破坏性自恋模式。

                                                                                                         ——《父母的羁绊》P8

很显然,在开篇提到的文章中,这位妈妈也是在“以爱为名”借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目的。按照文章中的说法,母子关系出现危机的一个导火索是:魏母与其父亲离婚后,父亲给孩子的1400元红包。母亲觉得这个红包太大,影响孩子学习,更觉得孩子没有将这个红包如实相告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因此,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母亲动不动就会重翻旧账,绕到这1400元红包上来,对此,孩子不堪其扰,极度焦虑,这也是引发悲剧的重要原因。在争吵中,母亲口口声声”以爱为名“,实则是为了发泄对前夫的不满和对孩子”不忠“的恼恨,是一种破坏性自恋的显著表现。

在《父母的羁绊》一书中,为饱受强势父母伤害的成年读者提供了自我疗愈的方法,非常有价值;然而如文中正处于情绪脑发育快于理智脑的青春期孩子来说,自我疗愈走出阴霾的可能性无疑难上加难。作为家长的我们,除了可以借助本书自我疗愈外,或许可以有意识的识别自己的行为和状态,避免让自己成为自恋型父母,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实际上,我们身边的父母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自恋的因素,只不过达不到文章中所说的极端状态,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自恋行为和态度都会时时影响孩子对外界的感知。

自恋创伤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内心本质的伤害。通过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人会自我暗示自己存在致命缺陷、不受重视、毫无价值等负面想法,从而产生自恋创伤。早在孩子可以从外界感知信息,却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这些伤口可能就形成了,因为父母在照顾孩子时的行为无不体现了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如果婴儿或儿童没有得到父母的积极回应,就可能会产生自恋创伤,并会持续影响他们的成长。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日积月累,最终让孩子在成年后产生消极感知。

                                                                                                         ——《父母的羁绊》P28

父母怎么做才能减少由于自己的自恋行为对孩子产生的伤害呢?书中也给出了可操作的建议:

第一步,察觉并承认自己的自恋行为和态度。书中列出了12种主要的行为和态度,包括:特权感,寻求他人的注意,渴望得到赞赏,狂妄自大,内心匮乏,缺乏同理心,恶意的自我延申,喜欢与众不同,剥削别人,肤浅的情绪,内心空虚,嫉妒等。

第二步,反思自己的自恋行为和态度。当察觉到以上行为和态度后,可以通过反思来减少或消除这些行为和态度。如对于特权感,即在交往中觉得自己应该被优待,别人应该原谅你的失误和过错等;对此,通过反思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放弃认为别人应该如你期望的那样对待你的想法。

第三步,通过确立目标减轻自恋程度。如为了减少自己的特权感,可以给自己制定这样的目标:按秩序行事,不要发号施令,不要指望别人为你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无功不受禄。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承认,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完美,当能够以此心态对待自己时,就会更容易觉察自己,反思自己,从而有计划的改变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