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词一点误解
2019-04-23 本文已影响259人
韩老骥
本来以为宋词就是为歌填词,查了若干资料后,发现原来宋词不一定是用来唱的,演变到后来就是变成一种诗体了,其实跟现代的诗词一样,纯诗写成歌,唱起来可能很违和的,而歌词符合韵律容易传唱,但内容一般般。这点宋朝李清照就在她的《词论》里也是这么说的。不过,词应该起源于歌的,《词论》里就讲了宋词这个演变:唐朝天元、开保年间,有个李八郎善于歌唱,此人引领了一股流行风潮,以致全民皆歌,各种词牌层出不穷。到了五代十国,这股风潮才得以停止。到了宋朝,柳永又把这种旧体裁翻了出来,然后相继有大师的加入,将词创作推向了顶峰,但这时的词已经不适合歌唱了,而是强调文学上的美感和意境。
以下是李清照《词论》中的原文节选,可以看出当时词创作的情况。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