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都“懂”,为什么教不好孩子 ?
日前我参加了儿子初二年级上半学期家长会。此次家长会按年级排名分段召开,我参加的是校排名前一百学生的家长会。
教导主任D老师的开场白让我印象颇为深刻:本次会议是校前一百名学生的家长会,非常高兴可以和各位优秀家长进行交流。和各位一样我也刚刚参加完自己孩子的家长会,我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我是属于悄悄地来悄悄地走的那种家长。从头到尾老师唯一一次提到我孩子的名字是因为他的铅笔盒收拾的比较整齐。很感谢各位家长把孩子教的那么好,我要向你们学习。
知道么?让我对这所学校改观的正是D老师。儿子小升初那年,原本打算让儿子上另一所学校。可惜那年我穷尽心思,到处求人,也未能如愿。我怀着无奈忐忑的心情去参加“新生入学前家长培训会”,那天D老师用自己非凡气度、铿锵有力的发言,系统的整体教学观收服了我。会中金句我至今记忆犹新:“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最大限度的尊重孩子同时父母要有威信;教育是以霹雳手段显菩萨胸怀;母亲一定要温柔;爱孩子,就是认真做好每一顿饭……”我豁然开朗当即决定哪也不去,学校就定这间,因为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教育理念跟得上,师资靠谱,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关于教育,D老师既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他怎么管不好自己的孩子?怎么会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无独有偶。
我有一位很要好的女朋友,两公婆都是海归硕士研究生。
对世事,对情感,女朋友看问题有着钢针挑破脓包的犀利。她有些教育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叹服。记得她曾在孩子成绩单家长评语中写下:妈妈希望你早日找到生命的意义……她的孩子是那种来自加州的阳光男孩,由内而外散发出自信与暖。
小学阶段,我发现这孩子对看书没兴趣,专注力不够,这进行适当培养可以改变。琢磨了许久我侧面向她提了建议,为啥不直接说呢?一方面是因为对方自己就是学霸,关于学习她有自己的一套心得;另外平时交流中她对已知的东西常表现坚持,容易出现阻抗;还有一个原因如果经过时间检验或许她的做法才是对的,那我反而画蛇添足。对任何尚未明朗的教育方式,我都持学习的态度并心怀敬畏。
初中以后,她的孩子成绩始终在校排名200左右。(深圳中考公办高中的录取率是百分之四十八,如果想进入重点高中,成绩未进入校排名前100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曾以为她不在意孩子的成绩,所以我很少主动和她讨论孩子们的学习,直到有一天她问我考试前家长关注有用么?还有一次我问另外一个孩子在校排名情况,回过头她问我是不是这个孩子也是校排名前100。我才知道其实她心里有压力。
什么都“懂”,为什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引起我注意与思考的还有另外一件事。M看了前段时间我写的文字,有天群里给我留言:@芦疯子 写得很好。如果在解答中加入具体的方法更好。文中在“家长如何做”方面只有理论性的东西,没有具体方法,指导性不是很大。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绝大部分都知道这些理论,但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把这些理论变成现实这方面大部分家长不懂不会,给出具体的做法,实操性更强,孩子转变的可能性更大。
要知道孩子们有各自不同的气质性格,相同气质的孩子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孩子应结合环境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另外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多样的、具体的 。旁人无法进入他人的生活点点滴滴进行指导,当事人应在遵循大原则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我无法给每个人编一部“生活细节指导手册”,更不能一概而论给出实操方案。
M是全职太太,她女儿高三,放弃参加高考,目前在做出国留学的准备。我们曾经聊过教育的话题,我知道她对于女儿的教育,有非常多的遗憾。
如果如同M所说大部分理论家长都知道都懂,那他们“知道”的“懂”的究竟是什么呢?
育儿理论不是凭空得来的,总结撰写育儿书的作者要在大量实际育儿过程中反复考察、求证、思考、总结才能得出育儿理论。理论从实践中得出,那当然也能融化到实际生活中去。口口声声“懂”理论的人却不能将其践行于现实是为什么呢?很多人觉得自己很“懂",只是浮于其表,没有真正的“懂” ;或者说懒,懒于深入思考,懒于探索践行之道。
不客气的说任何不能指导现实生活不能落地执行的“懂”都是不懂装懂。
以上三个例子中,D老师格外引人注目,本身从事教育行业,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经验。说他不懂装懂,似乎有些欠妥。
然,未必。
很有经验的大学教授也不一定能教好幼儿园的小朋友,因为不同年龄段对应的是不同的教学方法。D老师懂如何管理初中生,管起初中学生来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同样的方法用来管理小学生,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而且D老师情况并非偶然,我教高中的父亲在教育我们几个孩子时与D老师的情况如出一辙。尤其对我哥的林林总总,我父亲曾百思不得其解,竭尽全力付出,结果却背道而驰,两人的关系越走越远。
问题出在哪呢?不能结合实际辩证思考落地执行的“懂”,实际上是一种心理限制。
在很久以前,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苏格拉底曾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相信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绝大多数人不会认为自己一无所知,他看世界用的是一种叫“地心说”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掌握了极为有限的已知,再用这些极为有限的已知去看待这个世界,去轻易地评判他人,去评判这个世界。
但这个评判很可能是错的,可我们不认为它是错的,我们被自己有限的已知所局限,只有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己是无知的,你才能抛开地心说的心态,去真正认识这个世界。
一个真正知道自己无知的人,他才能看到一个广袤无际的未知世界。
教育也是同理。所谓的“懂”,限制了懂。
从“懂”跨越到懂并不难。
1)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向我们的孩子学习,保持好奇心,面对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思考落实方案。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熟悉孩子各个年龄段的特点,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打破固化的思维模式,结合孩子的个性及实际情况,调整教育行为。
理论从实践中来,就一定可以回到实践中去。比如理论告诉我们:“童年时期(7~12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那家长可以向自己提问。怎么获得勤奋感?怎么样才算勤奋呢?小蜜蜂忙忙碌碌让人感觉很勤奋,小朋友做什么能像小蜜蜂呢?学校里认真听课算不算呢?回到家认真完成作业算不算呢?喜欢弹琴的孩子每天按时练琴算不算呢?空余的时间引导他帮忙做家务算不算呢?怎么克服自卑感?建立自信是不是就可以减少自卑感呢?怎么建立自信呢?多表扬少挖苦对不对?怎么培养能力的品质?认真做事,踏实学习,是不是可以作为培养孩子能力的目标呢?
围绕孩子进行自我提问之后,再深度思考,“童年时期(7~12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在这个发展阶段中父母应当扮演怎样怎样的角色?怎样的家庭氛围更容易激发出孩子勤奋感呢?
对理论的思考方式,可以迁移到生活中去解决具体问题。孩子写作业拖沓,为什么呢?别的小朋友用多长时间?是这个年龄段的正常现象还是他真的很慢?试用规定时间的方法解决还是用激励法?老师有没有好的建议呢?别的家长又是怎么做的呢?
2)家长一定要有强烈的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并对教育心怀敬畏。
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将来是谁?会成为谁?谁也不知道谁的孩子会是下一个改变中国的马云。孩子有无可限量的未来,他的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希望。
生了孩子之后,我父亲反复跟我说教育的重要性。我曾反驳他:“农村也有考上大学的,树大自然直,一味强调教育可能是拔苗助长。父亲告诉我:“在农村,一个村出了一二个大学生,那可是要放炮仗的,因为这是凤毛麟角,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但是城市里一个教学质量稳定的高中,一个班四十几人三分之二考上一本是正常现象。为什么呢?城市人口整体文化素养高,大部分人关注教育重视教育懂得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即是孩子的哺育者、陪伴者,又要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3)教育要立足于国情,不回避竞争。
很多家长推崇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你看得到是外国孩子自由玩耍释放天性,你看不到的国外中产家庭的孩子常常是开口能说好几个国家的语言,蹬腿会骑马,挥手可弹琴,上台能演讲。虽然国外没有高考,但大学宽进严出,可以挑战哈佛、剑桥、斯坦福的孩子,已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实力。
中国人口众多,粥少僧多,教育资源紧缺,如果再盲目推崇国外教育理念,只会多绕弯路,浪费孩子的时间,错过许多宝贵的学习敏感期。中考,高考,国考……它们的竞争是很残酷,但残酷的另一面是公平,只要努力就有希望,英雄不问出处。每一次考试都是对孩子的历练与打磨,会培养孩子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一种坚持的精神,成就他一生的格局和做事能力。
4)无条件的爱。
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任何一门课是教孩子什么是爱?如何爱?家庭是爱的第一课堂,是孩子习得爱的源头,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拥有发自内心的温暖,是最坚实的底气,也是学习的动力。
孩子是爱的载体,不是学习的机器。教育不等于分数。家长一定用行为和语言告诉求学中的孩子:无论你考多少分,父母都爱你。我们的爱,不会因为你分数的高低增加或减少。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一个孩子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所长,健康快乐成长!
本文作者/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