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谁都知道,但端午节这个两千多年的谜团谁又知道?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有些甚至已经到邻近诸国。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
端午习俗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有些民俗渐已消失。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的别称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节之一。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那么,今日与大家分享一些常用而且有意思的别称,透过别称让你更加了解端午节,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1,端午节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2,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3,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4,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5,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6,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天上的热气降于地面,地上的湿气往空气里蒸腾,湿热交织,最容易滋生病菌,酝酿各种邪气,使人生病。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古人设置端午节,是在提醒大家注意养生防病,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佩香囊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端午节吃粽子谁都知道,但端午节这个两千多年的谜团谁又知道?端午节原来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一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屈原。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但五月五日节俗已见于春秋,《琴操》:“介子绥[推]……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这比屈原早300多年。
《史记·孟尝君列传》:“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索隐》引《风俗通》:“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孟尝君生于公元前346年,比屈原自杀早了近70年,可见端午节最初并非因为屈原。
闻一多在其《端午考》《龙的节日》及《端节的历史教育》等文章中,首先提出端午节最早出现之时,实为“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是日“龙图腾团族”举行各种祭典,旨在“请龙”与“祭龙”。所谓“龙图腾团族”,就是古代原居于江、浙一带的百越族人。古人相信,“龙”可飞天、下海,掌管降雨,有吉祥之意。端午之出现,原来本为“祭龙”。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端在古代是端头、开始的意思。那么午呢?有些学者说,“午”是“五”的谐音。过去有些地方把端午节也叫重五节,似乎进一步说明,五月的第五日便是端阳节的日子。还有些地方把这一天叫天中节,日本还叫男儿节。与阳有莫大的关系。加上闻一多先生说的龙图腾崇拜的节日之说,我们可以简单地断定这是一个过去人们对天地进行祭祀的日子。
中国古人极其敬畏自然,且道法自然,对天地节气的变化都非常慎重。春节是一个大的节日,与祭祀有关。清明是另一个节日,与中国人的先祖崇拜有关,也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剩下一些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是另一种对天地大节的敬畏。其中,端午节和重阳节是较有意思的两个节日。
端午是古代的“凶日”“恶日”?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缘于五月是凶月的古老观念。晋董勋《问礼俗》:“五月俗称恶月。”这个观念缘于上古,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玄戈》:“五月,东井、七星大凶,胃、参致死。”东井,即二十八宿之一的井宿,因它在玉井之东,故称。这虽见于秦代,但却历史久远。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日在东井。”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东井星主管五月。汉王充《论衡·说日》:“当夏五月,日长之时在东井,东井近极,故日道长。”五月不吉观念渗透到民间,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五月为凶月,是端午赖以建立的文化基础。
端午最初作端五。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端午”条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五,烹骛角黍。”《艺文类聚》卷四引《风土记》仍作“端五”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五与午同音通用,《周礼·壶涿氏》:“午贯象齿”郑注:“午故书为五。”端五后作端午。古人忌重,五月五日重五,被视为大不吉。
《抱朴子》:“或问辟五兵之道,答曰: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北魏魏收《五日诗》:“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艺文类聚》卷四载《续汉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道教《八道秘言》称五月五日为“地腊日”,《杨公忌》:“(五月)初五日,不宜问疾,名地腊日。”原始的五月五日禁忌与粽子、龙舟等拯救屈原等没有关系。
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为纪念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但是你或许只知道这是纪念屈原,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屈原会投江自尽,那么就让我来带你解开这两千多年的谜团吧。探索这场“端午节的战争”。
根据史料记载,屈原乃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名臣,当年楚怀王在位时期,屈原倡导举贤授能,一面富国强兵,一面主张联齐抗秦,曾经打败不可一世的魏国。结果楚国昏君当道,朝政混乱不堪,根本就没人理会屈原的主张。楚怀王更是犯下了一个个战略性的失误,听信信秦国宰相张仪的离间计,亲手摧毁了原本维持争霸大好局面的“齐楚联盟”,导致秦国一家独大,而自己的国土却不断沦落,楚国从此走向了衰亡的道路。
其实屈原的悲剧主要是楚怀王造成的。楚国攻灭越国后,正常的政策原本应该休养生息,积蓄实力,交好邻国,而楚怀王偏偏要四面树敌,后来甚至做出破坏联盟的蠢事。居然相信张仪割让六百里地的承诺,这完全是一个没有外交常识和政治素养的君主。最后在失去了齐国这个盟友后,遭到秦国的进攻,连连败退。连昔日盟友齐国也来进攻楚国,楚国自然是受不了两面夹击,于是只能割地赔款。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毕竟楚国家底雄厚,还能慢慢恢复。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楚怀王又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居然答应用黔中土地来换张仪。
这个时候屈原出来劝阻楚怀王。可惜楚怀王不听。之后又被迫放了张仪,而且又中了秦昭襄王的圈套,屈原再次劝阻,可惜楚怀王依旧不听,结果去谈判的路上被秦国预先埋伏的军队截断退路,自己也被扣住当人质,要楚国拿土地来当赎金。楚国人不肯,于是秦国就软禁楚怀王,最后楚怀王逃跑不成,病死在了秦国。不过这个秦国的作风也够狠的,完全不顾道义公理,放到现在就是践踏各种公约,完完全全的军国主义作风。不过也正是这种军国主义下的秦国才能统一六国结束战国时代的纷争,不过这是后话了。
秦国见楚国软弱可欺,不断攻伐,到了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国都沦陷,悲愤不已,于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来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民们也划着船,在江上来回打捞屈原的遗体。这就是划龙舟的由来,又拿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丢入江中喂食鱼虾,免得鱼虾破坏屈原的遗体。这后来就发展成了棕子。
屈原跳入汨罗江,以死酬志和报国,表现一种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中这样说:“节分端午自谁言,千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
从前几年开始就在网上流传了一个说法,端午节不能道快乐,以致每每端午此说尤盛。
然而,端午节,请说快乐!端午并非单单纪念屈原,伍子胥的节日,也是道教三元五腊的地腊日,此日是五帝会於南方三炁丹天。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名字的日子。此日宜修斋祈福。
地腊,中国道家五斋祭日之一,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挂钟馗像、天师像,以驱鬼崇。《云笈七签》卷三七:“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此五腊日并宜修斋,并祭祀先祖。” 明·叶宪祖 《碧莲绣符》诗:“天中令节欣相迓,地腊灵辰福转加。” 明·夏完淳 《端午赋》:“地腊谁传,方舟不渡。”
据《赤松子章历》记载:“五月五日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名字。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玄祖。其日不可伐损树木、血食,可服气,消息四大。”
况且饮雄黄,佩香囊,插菖蒲、艾草,赛龙舟,都是是祛除邪祟,祈求健康吉祥之意,端午是中华民族农耕社会先民根据节气变化而演变而来的,只是因为屈原,伍子胥的事情赋予了端午其他的意思,所以,端午节,请说快乐!
端午节吃粽子谁都知道,但端午节这个两千多年的谜团谁又知道?端午节与道教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里,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而五月初五,也是道教的地腊日,祭“地腊”风俗,被认为是端午习俗的起源之一,腊,是古代汉族的一种祭祀仪式,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道教把全年分为五腊,称“五腊日”,“五月五日为地腊,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道教逐渐深入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因此五月初五的地腊祭祀活动,融入成为端午节习俗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虫归地府。”这段俗谚生动描绘了张天师在端午期间为百姓驱魔求安的形象,可见在百姓心中,将天师和端午联系在一起由来已久。天师,指道教法师张道陵,是道教的创始者,也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尊为祖天师,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
道教在端午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其主要方面看来,主要是从辟邪、辟毒的角度对端午节产生影响的。端午节的各种习俗活动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采药祛病的卫生活动,一是辟邪、驱毒的宗教活动,一是赛舟竞渡的娱乐活动,其中的辟邪、驱毒活动主要有系丝避瘟、贴天师符、悬挂艾虎与菖蒲、饮雄黄酒等。
1,系五彩丝线,祈风调雨顺
古代人认为流行疾病的产生不但是由于四时的恶气所致,更主要的是因为鬼神作祟,而在端午节用五彩丝系臂就是一种解祟的方法,《风俗通义佚文》中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这种五彩丝又叫长命缕、续命缕等,它的颜色有青、赤、黄、白、黑,是按照阴阳五行的观念确定的,古人认为青、黄、白、赤、黑就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相辅相成,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只要五行齐全,一切毒物邪鬼都会对其避而远之,因此系戴上五彩丝就能够驱邪避役、长命百岁,道教中道士作法时所布的五色旗也是依此原理。
在端午节被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今天,佩戴五彩绳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又是一种时尚。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着带五彩绳的习俗,将五彩绳戴在身上,可以积累未来一年里所有的晦气,然后,在端午节零点后的第一场雨时,将彩绳丢到下水道、十字路口、浅水滩等地,可以将晦气丢掉,表示未来一年能够风调雨顺。
2,挂艾草菖蒲,望驱鬼辟邪
在门上悬挂艾草、菖蒲,是端午节驱邪的另一种方法。《荆楚岁时记》中说,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去光着脚踩踏青草,预防病痛,还要采集艾草,将其扎为人形或虎形,悬挂在门上,这样既能借艾草的香气辟毒,因为艾草煎汤洗浴能治某些皮肤病,而将干艾草点燃后其烟雾可以驱蚊蚋,又能借老虎的威势吓退邪鬼。
人们除了将艾草编成虎的样子外,还会用彩绸剪成小老虎的样子,贴上艾草,佩戴于胸前,女儿家将其挂在头发上,或者将其作为钗头,因此艾虎在民间端午节中扮有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辟邪的重要饰物。
除了艾虎之外,古代民间还又悬菖蒲的风俗,《燕京岁时记》中就记载端午节有用菖蒲、艾子插在门旁,以禳解不吉之物的作法,有时人们也将菖蒲种植在花盆中,在端午前后摆放在门旁,另外,还有用菖蒲雕刻成天师驭虎像的作法,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就说:“仲夏五日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
这些风俗在今天仍然存在,如浙江嘉兴几乎家家户户在端午节到来时都将菖蒲、艾叶和大蒜合为一束挂在檐头和门楣上,以表驱邪之意。
3,饮雄黄美酒,御百毒侵袭
道教对端午习俗的影响也体现在饮用雄黄酒这一点上。从唐代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端午节时都有喝雄黄酒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中说,每到五月,“自初一日起,取雄黄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尤其是经过《白蛇传》的传播之后,雄黄酒更为人们所熟知。
在《图经衍义本草》中说雄黄列“玉石部中品”,具有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的功效,对于雄黄酒,《道藏》之《神仙酒炼雄黄》说服用过之后能使“腹中三虫伏尸皆去,心开目明,使人有威武,入水辟蛟龙,入山辟虎狼,入军辟五兵。”正是道教对雄黄酒功效的夸耀,使得民间十分看重其作用,并逐渐形成了端午饮用雄黄酒辟百毒的风俗。
道医认为,雄黄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外用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内服微量,可治惊痫、疮毒等症。如今,我国江南地区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
在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其中说:“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此外,端午节时小孩要佩戴香囊,传说也有避邪驱瘟的作用,关于端午赛舟的习俗,早期在民间认为是为了用龙船将“瘟病”赶快送走,也与驱瘟的目的分不开。
艾草、菖蒲、桃、柳、葵等是被道教认为有辟邪功能的植物,古人在端午日将这些植物或者挂在门上,或者戴在头上,或者泡酒,或者做成果子,或者煎水沐浴,或者焚烧于室内,都是为了护卫人的安全和健康。
古人在端午日储药、配药,道教修炼的道人也喜欢在端午日炼服丹药。道教有一部经典《朝修图》说:“五月五日,乃续命之辰,其日可请道迎仙,请益寿。”由此产生了古人在端午日在手臂上系百索、续命索、延命索等习俗。
可见,端午节不论是系五色丝还是悬挂菖蒲、艾草,贴天师符,喝雄黄酒等,都是出于驱邪辟毒的动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离不开受到巫文化熏陶的道教的作用,因此,端午节与道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看龙舟比赛的同时,不要忘了端午节最初的本意,更别忽视了道教对这一节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