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这个春节带了一本书回去看,名字就叫《被讨厌的勇气》,是由两位日本作家写的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一本著作。那么接下来,我就大致讲讲这本书关于阿德勒心理学到底说了些什么。
一、否定“原因论”,提出“目的论”
说到心理学时下最主流的其实还是基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所谓“原因论”,是指你现在的状况是因为过去的经历这个原因导致的,比如像“心里创伤”,就是说因为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导致你形成了心里创伤,所以才会变成现在这样的一些特地的特质。
但是阿德勒,他确并不这么认为,他明确否定心里创伤,他觉得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他认为我们是现在心里有了一个目的,然后为达成目的,采取一些行动,像赋予经历的意义就是,你为了想要达到一个目的,就赋予某个经历一个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意义,这就是他提出的“目的论”。
且不说“原因论”和“目的论”谁对谁错,在“原因论”的说法里,过去的经历导致现在的结果好像是决定论,因为经历你是无法改变的,但是阿德里提出“目的论”有一个很有积极意义的价值,就是人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的,因为一旦你的目的改变,你就可以改变对经历的赋予意义,而过去是无法改变的。
二、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际关系,如果宇宙中没有人只有他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将消失。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存在。
那么我们怎么去消除这些烦恼呢,阿德勒就说到了关于自卑,这个是困扰我们很多人的问题,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自卑的感觉,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阿德勒认为呢,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一件事情,你可以主观的选择去看待,像他自己的身高,只有1.55米,如果从“人要高大威猛”的角度来看的话,那真的是太差了,但是如果从“不太让人有威慑力”的角度来看的话,就有比较大的优势。
他还提出,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三、人生课题,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开
阿德勒把我们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一些事中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这三类,统称为“人生课题”,我们的每一个人要想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话,就不得不去面对这些人际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处理好这三大课题。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要分清自己和别人的课题,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用一句彦语形容就是:可以把马儿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比如你的爱人,在某些方面你觉得还可以更好,,你可以给他(她)一些指导或者陪着他(她)一起去学习,但是不要要求他(她)按照你的想法改变。
另外也不要让别人来干涉你的课题。
放下别人的课题,像别人对你的评价就是别人的课题,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理,坚定的做自己的课题,烦恼自会少很多。
四、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这个其实前面提到的放下别人的课题也有类似意思,就是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因为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不要去干涉,坚持自己想法就好,坚持并捍卫自己的课题。
同时也不要太把自己当作中心,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没有那么多人时刻在关注着你,放轻松点。不要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阿德勒心理学其实就是勇气的心理学,鼓励我们要有勇气去改变,去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做真正的自己。
书中还讲了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目前是全书阅读了一遍,准备再细看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