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佛道仙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谁?著书人亲友题留的寄怀诗文就是线索!

2018-10-31  本文已影响28人  竹寺人云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谁?著书人亲友题留的寄怀诗文就是线索!

文/石兄说梦

曹雪芹,既无传记,亦无谱牒。究竟曹雪芹是谁?在这部谜书中,著书人首先就是一个谜。探究这部隐含血泪家史的谜书,若将江南曹家雪芹认定为原著书人,有许多解不开的“死结”。正因为原著书人至今“深藏不露”,才使得在红学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今解读《红楼梦》真事所隐,方知《红楼梦》是由《石头记》“披阅增删”而成。曹雪芹便是这“披阅增删”之人。真正原著《石头记》著书人是鲜为人知的爱新觉罗、弘皙。

据考,弘皙先为康熙选定的接班人,康熙临终弘皙不在身边,皇位被雍正夺得。雍正后期,弘皙因才干出众成为群臣之首,群臣都看出雍正要将大位还给弘皙了。然雍正暴死,乾隆继位,这位两代皇帝都“情有独钟”的嫡生传人,竟以“弘皙逆案”载入史册。乾隆继位后,弘皙为了保全性命,诈死之后化名隐身荒岛。

后来得知自己历史被泯灭,方以幻笔写成《石头记》而补记家史。又因隐含过于深刻,背面真情多被观书者“迷失”,便化名脂砚斋对书进行多次评注。

后来,因突遭变故,朝廷查禁《石头记》。为达成原著书人弘皙将书传世的愿望,作为继承人的曹雪芹将原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删去有碍当朝的评注,增添了“收缘结果”,著成传情于世的《红楼梦》。因此,《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弘皙和曹雪芹。因弘皙无法以真面目示人,才使得著书人署上了曹雪芹与高鄂(高鄂对书稿动过手笔)之名。

正因这谜书有着梦幻般的成书过程,才使得在考证作者时有许多难解之谜。尤其是以著书人亲友身份出现的“圈内情人”,留下了许多佐证著书人为曹雪芹的资料。但是,由于这些知情人都采用与著书人同样隐笔含情的方法,今考证真故事无法直接用来作为佐证,还必得对其真情进行解读,方可见到这些知情人有意题留的诗文究竟在说明什么。

此正是知情人用“驴鸣吊”之法,对著书人真情进行隐说暗示。原著书人在书中有“一击两鸣”之笔,这些“圈内情人”也在“一声而两歌”,题留了许多寄怀著书人的含情诗文,并且都称著书人为曹雪芹。只要仔细分析,便会察觉出这些知情人所题写的曹雪芹并非 一人。

有红学者对作者亲友留下诗文等资料进行研究,发现矛盾重重,甚至将有些泄露真情之笔判定为“造假”。这是因为一不了解“成书根由”,二不掌握作者们皆采用“幻笔之术”,从而被作者们组团“忽悠”形成误判。

正因如此,原著书人提供的“风月宝鉴”,对解读作者亲友们题留的寄怀诗文也是必须的。

一、药榈红映邺候书

在清、孙温《红楼梦》绘画中,有联曰:“筠馆绿侵儒子榻,药榈红映邺侯书。”经过分析,此联在隐说著书人为“邺侯”。究竟著书人何故称为“邺侯”呢?来看作者亲友爱新觉罗·敦诚《挽曹雪芹》诗:“开箧犹存冰雪文,故交零落散如云。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邺下才人应有恨,山阳残笛不堪闻。他时瘦马西州路,宿草寒烟对落曛。”诗中所题“邺下才人”,属借典寓情。

在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为核心的文学集团人才云集,同居邺中,有陈琳、王粲等建安七子,也叫“邺中七子”。将对联中“邺侯”一说,与此诗意相联系,可见诗人所挽的曹雪芹,若应对“邺下才人”典籍,必是核心之人。如此看来,所谓邺侯,其身份应与曹植相对应。可见,江南曹家雪芹,是不符合邺侯身份的。只有当年的理亲王弘皙,作为爱新觉罗宗室显贵,又文采飞扬,方堪此邺侯之称。

要说作者为王侯身份,首先从“圈内情人”皆为宗室贵戚便可见端倪。宗室诗人爱新觉罗·永忠《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有:“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提及诗中“曹侯”,多将这侯理解为士大夫尊称,便联系到曹雪芹。

其实并不尽然。此诗首先明确“因墨香”观书而作。墨香是乾隆堂弟,字醉迂,即瑶华道人。诗中“掩卷哭曹侯”指墨香观书之情。所谓的“情人”,应该指对书中所隐含真故事知情。所谓“同时”,则说明深知真情的墨香与作者为同时代人。

如此来看,这“曹侯”怎会指江南曹家雪芹呢?要说指曹家曹寅之孙,也就是曹頫之子曹霑,这曹霑在乾隆初年时,仅十二三岁,曹家便从此彻底败落。即便是天才,一未受高等教育,二无仕途经历,三是年龄尚小。而墨香却是永忠的堂叔,所谓哭曹侯,便不应针对这个曹雪芹而言。

应该说,这是诗人在有意将曹家人从这“曹侯”中排除出去。作为《红楼梦》原著书人亲友,真故事的知情人,如此记述而“泄真”,可见是在有意“打假”,是在否定江南曹家雪芹原作者身份。

二、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r> 作者亲友敦诚《寄怀曹雪芹霑》诗文,其中有两处加注,特别值得探究。原诗:“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扬州旧梦久已觉(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且著临邛椟鼻褌。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接离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时余在喜峰口)。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考此诗作于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秋,当时敦诚在喜峰口替他父秦胡趴在松亭关收税。我们从敦诚许多寄怀诗文可见,敦诚与作者往来密切,应该是主要知情人之一。然而,这一句“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的批注,便令人难以解说了。

考究江宁织造曹家史,曹寅自康熙年间任江宁织造,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去世。曹寅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曹颙又于康熙五十四年死于进京途中。因曹寅再无嫡子,康熙帝便让曹寅侄儿曹頫过继到曹家,并继任江宁织造。曹颙死时,尚无儿女,其妻马氏妊孕七个月余,后生男生女不见记载。

可是,按诗人特意批注来讲,这曹家雪芹要赶上曹寅在世才对。然事实却表明,曹家这雪芹,根本就不可能赶上其祖父曹寅任江宁织造。是诗人弄错了吗?更不可能。

从诗文内容上讲,诗人是在有意批注这两句,不可能落下误笔。究竟诗人留下此注有何用意呢?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诗人在采用著书人隐笔含情之法,说明所寄怀的曹雪芹真身不是江南曹家雪芹,而是弘皙曾随先祖康熙下江南。

再看诗人批注“时余在喜峰口”。敦诚在喜峰口随其父胡趴管理税务,是在乾隆二十年到二十四年间。而这时曹雪芹只有三十五岁左右,从诗文讲,都不可能在讲这年轻的雪芹。如“魏武之子孙”、“扬州旧梦”、“虎门数晨夕”、“虱手扪”等词语,都不符合曹雪芹身份。因此,这也是诗人在隐真示假,借曹雪芹之名,道出著书人弘皙著书“黄叶村”的大概时间。

三、驴鸣吊

《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今将驴鸣吊释为追忆亡友生前习好或所长,以表示悼念。作者亲友敦诚《四松堂集·鹪鹩庵笔麈》记曰:“余惜为白香山《琵琶行》传奇一折,诸君题跋,不下几十家。曹雪芹诗末云:‘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亦新奇可诵。曹平生为诗大类如此,竟坎坷以终。余挽诗有‘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之句,亦驴鸣吊之意也。”

从中可见,作者亲友写这些诗文,来追忆寄怀,多采用与著书人相同的写作手法。因此,我们解读这些诗文,便不可将思维定位在一般诗文上,而是要看隐含,看“背面”。敦诚《琵琶行》一折,有几十家题跋,来看其兄敦敏《题敬亭(琵琶行)填词后二首》。其一:“西园歌舞久荒凉,小部梨园作散场。漫谱新声谁识得?商音别调断人肠。”其二:“红牙翠管写离愁,商妇琵琶湓浦秋。读罢乐章频怅怅,青衫不独湿江州。”

将这所谓“西园歌舞”,定位在作者归隐地,众亲友前来探望,题道乾隆第一任皇后马皇后投江自尽,众人题诗作跋。其中有《红楼梦》原作者两句,似有大快人心之事:白居易地下之灵有知,一定非常高兴,会教两个善歌能舞的侍妾樊素、小蛮登场排演一番。

由请诸君题跋不下几十家来看,说明作者亲友聚会,在一起品酒论诗,即景填词。而这些亲友,竟多是清爱新觉罗宗室之人。能成为这些人的“鸡群之鹤”、“人中龙凤”,便可想象出作者应该是怎样身份。

四、《闻笛集》

解读《红楼梦》内容,甄士隐作为原著书人弘皙众多替身之一,开篇便“手倦抛书”,进入第一个梦境。正所谓梦幻之中见真情。手倦抛书语出《水亭》诗:“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此为作者借典之笔,隐含归隐地石臼坨岛风情。在作者亲友寄怀诗中,关于海岛、渔航、沙雁之笔,更是多有涉及。可见亲友们也在隐述作者真正的归隐之情。来看敦诚所作一篇长诗。

常侍山阳意,王孙旧雨情。遗文寻故笥,老泪洒枯荆。忍对黄公酒,空怀张翰羹。拥衾悲九日,分袂记孤诚。是处青山恨,年来白发生。风檐频检箧,雨夜独移檠。泪向西州落,魂犹南浦惊。人琴亡子敬,金石感明诚。修短同归尽,控抟谁所令?诸君皆可述,我辈漫相评。宴集思畴昔,联吟忆晦明。诗追李昌谷,词迈柳耆卿。绣佛寻苏晋,工书拟伯英。珍收米海岳,乩降许飞琼。赖过嵇中散,狂于阮步兵。刘伶曾荷锸,徐邈但衔枪。武有花敬定,文如陆士衡。春船天上坐,活火夜来烹。简为看花折,驴多踏雪行。高岩扪古翠,小部度新声。剪烛敲寒漏,弹棋罢夜枰。秋风醒大梦,今雨散佳盟。宿草荒原迥,遗墟故宅更。椎儿登马鬣,吊客作驴鸣。细检生前句,空留身后名。感怀良自苦,有酒且同倾。

作者加注:荇庄过草堂命酒联句,即检案头《闻笛集》为题,是集乃余追念故人,录辑其遗笔而作也。

敦诚首先说明所录辑的《闻笛集》,是作者遗笔。这《闻笛集》虽未面世,就其定名看,亦在隐对作者归隐地景观。而“荇庄”一词,亦可认为是在对应归隐地海上小岛之景。

诗人在表达什么情景?记述当年在弘皙归隐地整理书稿。对应朝廷“索书甚迫”查禁《石头记》(秋风醒大梦),亲友们对书稿进行抄录和删改(细检生前句)。一来应负朝廷索书;二来大家想办法将书传情入世,然后离开此地(今雨散佳盟)。

诗中题注颇多,其中在“珍收米海岳”处注:“廷尉得范忠贞公家藏南宫一品石,诸同人赏之听雨楼,各有跋语。”。有曹雪芹《题字画石》诗:“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有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所谓“南宫一品石”,经考究,南宫,指皇室子弟的学校,尚书省亦称南宫。诗文中与“补天”相联系,又与《红楼梦》自譬石头所记暗合。由此可见,诗中所批注之“南宫一品石”,与“通灵宝玉”渊源颇深。

上世纪八十年代,“曹雪芹书箱”问世。箱正面左右相对,刻有兰花,右边兰花下刻一拳石,并题刻:“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谊真。一拳顽石下,时得露华新。”

解读《红楼梦》真故事,将原著书人定位为康熙嫡孙弘皙。弘皙受老皇帝康熙“朕所钟爱”,又选定为“以朕心为心者”,老皇帝精心培养嫡孙做帝位继承人。然事与愿违,康熙去世前弘皙不在京都,没能实现补天宏愿。新皇雍正改诏继位,复又对这“嫡孙”以知己相待,进而欲还大位于弘皙。然天命如此,雍正帝无疾暴卒,弘皙再次与皇权擦肩而过。并且,正因这“葫芦僧”乱判了自己的大案,造成“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的大冤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