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W社群口才辅导专区

回不去的地方叫家乡

2016-09-23  本文已影响32人  陈朔

我是煤矿子弟,我出生的那个煤矿早期是从淄博搬迁过去的,所以我们都是外地人,潜意识里认为,说起家乡指的就是矿区所在的那一亩三分地,这个概念是不能用所在的城市甚至县乡来代替的。那时我在煤矿子弟学校读初中,因为煤炭效益不好,学校里很多老师都纷纷出走各谋生路,爸妈担心我的学习受到影响,于是与姑姑商量,让我转学去县城读初中。当时家人跟我商量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很开心,小孩子对于陌生环境的好奇驱使着我一口答应下来。没多久,学校联系好了,是城里不错的中学。离我转学的日子越来越近,记得离开家那天是礼拜天,老妈提前一天为我准备打包好衣服和生活用品,还塞给我五十块钱给我当零花钱,第一次拿到那么多钱,可是突然怎么也开心不起来。时间滴答滴答走得很快,我开始有点焦躁不安,真的想赶紧把今天翻篇,立马出现在新学校的教室里。老妈一直忙着在卫生间洗衣服,期间有一句无一句地嘱咐我,“去了城里姑姑家生活不用太拘束,但是要听话”,“有什么事打电话行了,怕你在姑姑家老打电话不好,书包里给你准备了IC卡”,“到了城里要多交朋友,好好学习”…我一边装着若无其事地在卧室忙,一边口头应允着“知道了,别说了。”临走的时候,老妈说,“我洗衣服腾不出手来,让你爸送你吧。”我点头,但是迈出家门那刻,心中再也无法抑制平静,我努力压制着要从胸口爆发出来的那股难过的力量,低着声音说,“妈,我走了。”老妈背对着我,蹲在卫生间门口仍旧搓着衣服,说,“恩,知道了,注意安全。”她没有看我,可我知道她已经在哽咽了。那年我12岁,第一次离开家。

县城离家有三四公里远,现在看来并不远,开车的话可能十几分钟的路程,可是那个年代连电动车都没有,普遍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那几年我周末及放假前都是骑车回家,一个单程需要四十分钟。虽然辛苦,心里觉得回家之后就能吃上老妈炖的排骨汤,能去发小家打游戏,想想就能有蹬车子的动力。

此后上学的时间一直寄住在姑姑家,姑姑家庭条件很好,表哥表姐比我大十多岁,都已经工作,姑姑经常跟外人开玩笑说,我是她家的老三。她对我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我心里一直当她是长辈,而我只能收敛起小孩子的脾气,尽量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高二上学期,姑姑住进了新买的房子,我依旧住她家的老房子,爸妈开始每天轮流来照顾我,下班骑自行车到城里,给我做好晚饭,第二天一早做好早饭再赶回去上班。因为即将面临高考,学习越来越紧张,放假也很少回家了。老妈总是嘲笑我说,从小就觉得城里什么都比家里好,一心想当城里人,这回终于如愿了。

相较矿区里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城里的生活是丰富了些,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可这也没什么,因为虽然当时看似离家遥远,我也还是能在想回家的时候,就能回去,走在矿区大院里,那些陪伴我长大的一草一木,会让我心里找补回来缺失的部分。

后来去了青岛上大学,才知道所谓的遥远,是你的经济能力不足以支撑随时随地想回家的念头。不过所幸还有寒暑假,一年在家的时间加起来有两三个月。我妈说我一回家就是个十足的宅男,像个黄花闺女,一天到晚也不出门。我反驳说我妈就是嘴硬,我要是天天在外面玩得都不着家,看你还怎么说。

那会上学上得糊里糊涂,觉得毕业留青岛这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心里安慰自己命由天注定,反正天无绝人之路,我早给自己留了后路—找不到工作就回家。

可这一步一步走下来,离回家的那个想法越来越远,现在已经在青岛工作,年初也买了房子,用别人的话来说,这就是所谓的定居吧。5月份借着去济南培训的机会,在家里住了一周,不同于春节那次回去,整个矿区大院变得冷清多了,这两年,煤炭产能过剩,效益一再下降,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有点经济条件的都搬到了城里去住,矿区变得越来越像个养老院,因为矿上节省开支,晚上九点之后马路上的路灯纷纷停电,外面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偶尔可以听到孩子们在外面嬉戏捉迷藏,还能让人感觉到有一点生气。我依旧不爱出门,每天在家远程处理工作上的事,闲下来的时候就在家里找以前的相册、卡带、还有上学时候的旧物。老妈似有埋怨地说,你这次回家就跟抄家一样到处翻东西,也罢,等你走了一起收拾。可我不禁有点难过,那些曾经熟悉的旧物似乎有意回避我这个老朋友,隔了这么多年,我竟然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我只能不厌其烦地问,妈,我的小学毕业照在哪呢,周杰伦的磁带在哪呢…

南拳妈妈在《牡丹江》里唱“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做家乡”。这几天心里反复在想,家乡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对我来说,那是我从小生活过的地方,有着一辈子最单纯最宝贵的记忆,虽然心里割舍不下,可是那个曾经叫家乡的地方离我印象中的样子越来越远,终于它随着矿区的命运一起,慢慢衰落。我在青岛的生活驱使着我越走越远,终于回不去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