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同学喊聚会,你会去吗?

2022-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无梦不欢Yo

近几天国家先后出台了“二十条”,进一步放开对疫情的防控。

紧随其后,将近有50个城市已经陆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除养老院、医院等特殊场所,其他公共场所均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因为疫情没有去参加的同学聚会。

起初是在隔壁城市工作的同学,微信上问我放假有没有什么安排?

我说放假一般要回老家看孩子。然后我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他说刚跟另一个同学通过电话,想着放假的时候聚一下,也是大半年没见过面了。正好可以把周边城市的同学们叫上一起。

说实话,这种突然的邀请,有点意外,毕竟距离上一次见面还是20多年前吧!

要不是为了小孩上学的事,必须回老家一趟,我想我应该会答应下来。

为什么不去呢?

不抱任何顾虑,像见故人一样,去看看记忆中的他们已经成了何种模样?

看他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即使浸染浮躁、虚华、爱攀比,面对曾经的同学好友,是否知世故而不世故?

而选择不愿意去的呢?

北京大学医学部有位心理学博士说到,同学聚会可说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产生心理落差是正常现象。在中学同学的聚会上,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到场。

混得差的,比如没工作的、工资比较低的,表示不愿来;混得好的,比如老师、做生意的、当了官的等,表示可来可不来。

不过,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家境不同,条件不同,大家的变数都很大。

有的考上大学,有的没考上大学,有的初中毕业,各自在不同的道路上打拼二十几年后,结果有很大不同。

所以有心理落差是很自然的事情。

大家受教育程度不等,除了家常和那段记忆,几乎没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大家的志趣、成就、家庭、爱好等方面,根本不是一个圈子,共同语言少了,说话时的忌讳也就更多了。

条件好的说老婆要哄,孩子要上好学校、好的兴趣班;条件不好的说老婆要教,孩子能上学,有无兴趣班不是很必要。

这样的聚会,不会随意,因为位置不同、角度不同,所以气氛也不会放松、和谐。

我相信,现在只要一谈到初中同学聚会这种话题,大家是能避就避,能推就推,也不会觉得有心理负担。毕竟以前没靠过TA,以后也靠不上TA,是不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