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和夏娃的遗留问题:穿衣的三个目的
衣食住行,衣排在首位,与衣服相关的成语也很多,比如衣冠楚楚,衣衫褴褛,等等。穿什么,怎么穿,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谁让夏娃和亚当不听话呢?
我读高中时是住校生,每月基本生活费大概三百元,每天要是都在食堂吃饭的话,基本二百元就够了,也就是说每月结余差不多一百元左右,再加上家人偶尔多给的一两百元,我每月手里自由支配资金差不多二百元左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平。
那时随便一双361°运动鞋就要二百多,李宁的鞋子更贵,动辄三百多,衣服还好一点,真维斯一百元左右可以入手一件。但我的衣服和鞋子大多数是老妈在集市和各种小店买的,不光不是名牌,而且大多山寨货,百元以内。偶尔买件羽绒服和皮夹克,好几百,不过风格令人汗颜,可以等到我四五十岁再穿。后来,我高中期间的衣服果真被我老爸穿了,也算没有浪费。十几岁的孩子穿四五十岁男人才穿的衣服,这就是老妈的审美,真是醉了。
终于受不了老妈的审美,趁着自己兜里也有点闲钱,我就去真维斯买衣服,觉得真维斯的衣服是天底下最潮的衣服。至于鞋子,我自己去买361°的运动鞋,这双鞋颠覆了我十几年的观念——原来鞋是穿不坏的。在买361°鞋之前,我的鞋一般都是老妈买的双星和其他山寨运动鞋,这些鞋看起来跟名牌鞋没啥区别,不过是徒有其表,一般穿个一两个月就出现各种问题,要么鞋面坏了,要么鞋帮掉了,总之,没有一双可以撑过三个月。所以,我潜意识里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鞋子是可以被穿坏的,而且周期在三个月左右。
我的第一双361°穿到我不想再看见它,各种蹬踹,直到成为床底下的文物,也没有一点裂缝,当时真是愁死我了。毕业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又陆续买了耐克和阿迪的运动鞋,ecco的皮鞋,CAT的劳保鞋和NB的休闲鞋,无一例外,没等到穿坏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未富先奢的我竟然养成了腐朽的小资消费习惯,实在要感谢改革开放四十年对我的再造之恩。
说这么多不是为了忆苦思甜,而是在反思衣服对于人的真实价值,究竟是实用性?美观性?还是虚荣性?前些天买了一件BOGGI的西服,基本款,花了四千多人民币,看起来跟我在大学地下室商店买的四百多人民币的差不多。那件四百多的西服穿在还是小鲜肉的我的身上,相信肯定比现在的我还要帅。四千比四百,四万比四千,这些数量级之间的差距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在反思,我下次要不要再去买一套四百多的西服,这样做就可以省出三千多,这三千多可以用来给自己或家人买点什么。问题是,多了这三千多,我的生活会有质的提升么?不会,虽然我没有多少钱,但三千多的确不会提升我的生活。
我又想可不可以既不花四千,也不花四百,而是花一千去买一件西服,折中一下?我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就是名牌和非名牌之间差的是有限增加的品质和极大增加的价格。一千的西装和四百的西装基本一样,没有明显品质差距,但是如要再精致一点的西装,至少要花四五千,就是这个现实。所以如果不买四五千的品牌西装,其实一千和四百的西装,基本没有差距。当然,四千和四万的西装也是这个道理,四千和一万的差不多,但是想要更好的西装,就要四五万,甚至更多了。这种现象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发现,比如餐饮、服装领域和奢侈品。甚至律师领域也如此,顶级律师一小时上万美元,难道他的水平就真的是每小时一百美元的律师的一百倍么?答案是否定的。
回到衣服话题本身,先要区分选择衣服的偏好性,实用、美观和虚荣?实用性曾经是我的噩梦,直到我遇到了再也穿不坏的运动鞋,才得以消除。美观性,曾经遥不可及,但在ZARA和HM的出现后,平常人也可以平民的价格享受一流的设计。唯独虚荣的实现途径没有改变——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不求品质,但求大牌。
何去何从?我的意见是:量力而行,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人美衣美当然好,健康和快乐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