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不似,少年游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132期“游”专题活动。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此词出自宋代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意为想要折枝桂花,带壶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始终没有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这句词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桂花象征美好,酒增添洒脱,营造出悠然闲适的氛围。
“终不似,少年游”将当下情境与少年时期的游玩进行对比,少年时的游玩是纯粹、畅快、无忧无虑的,而成年后的同游则多了岁月的沉淀和复杂的情绪。
小时候读这首诗,意思能明白,心境却不明,很难有切身体会。如今再读此词已能稍微明白一些作者的心境!
好比同游一个地方,回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长大后旧地重游,时过境迁,确已大不相同。
少年时的精力充沛、乐观开朗,总是觉得未来充满无限可能,那种少年时的豪迈意气一直伴随着自己,很难想象会有一天失去了这种轻松自在和充满希望的心态。就像小时候在玩耍,总是觉得假期很漫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太多约束,很难理解岁月给人带来的改变。
长大后,经历过许多人生的事情,包括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责任、人际关系的复杂等。“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表达的那种怀旧却又无法回到过去的情感就能被深刻体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变得谨慎,会考虑很多事情的后果,很少再有那种少年时说走就走,无拘无束去游玩的心境了。
之前可能很喜欢和朋友一起出去探险游玩,但长大后,可能更多地要考虑时间安排、资金情况等,而且身体状态也和少年时不一样,那种轻松愉悦的游玩心境很难再复现。
人的情感也如此。我小时候的玩伴,好朋友,走着走着就走散了。偶尔能记起,互相打个招呼,聊几句,都忙去了。已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种通宵达旦,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八卦,精力充沛得似乎天下无敌。
是啊,这种感觉很微妙。那时候觉得身边的人都会是永远的朋友,那种纯真的情感来得快,也散得快,一毕业就各奔东西。生活总是这样,像一条河,载着我们流向不同的地方,原本一起在河里嬉戏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就被冲散了。等你再回过头来,想唤一唤过去的名字,却发现他们已经被生活带到了你看不见的地方。
小时候那帮好朋友,可以一起上树摘果子,一起下河摸鱼,觉得这辈子就该和他们这样过下去。
后来,成家、工作、生活的压力,像一块块石头,把我们之间的路堵得七零八碎。几年难得碰到一次,最多也就打个招呼,说句你过得还好吗?然后笑一笑挥手告别。
我们心里都明白,那些可以肆无忌惮大笑、毫无保留分享秘密的日子,已经跟着童年的风筝,飘远了。
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像是被剪碎了,零零碎碎的,很难再像小时候那样,愿意花一整天去等一朵花开,或者就那么坐在河边聊到天黑。
有时候忙起来,连自己都忘了怎么停下来,更别提联系那些旧日朋友了。
不过,偶尔想起他们的时候,心里还是温暖的,就像小时候在冬天里攥着一块糖果,那种甜,一直都在。你呢,想起小时候的朋友,会是怎样的画面?
回过头来再读刘过的诗词,同样也能理解,《唐多令》通过描绘重访旧地的情景,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少年时光的怀念。
刘过能够在辛派阵营中占据重要一席,并不仅仅是因为那些与辛弃疾豪纵恣肆之风相近的作品,还在于那些豪迈中颇显俊致的独特词风,正如刘熙载所说:“刘过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着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