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2019-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Jorunk

概述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

1.2因特网概述

1.2.1网络的网络

在网络中的node的标准译名是“结点”而不是“节点”,但数据结构的树中的node应当译为“节点”。

网络与因特网

网络: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全球最大的一个互联网

1.2.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人们把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

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出现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

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IP地址数目的不同,ISP也分为不同的层次

基于ISP的多层结构的因特网的概念示意图

因特网逐渐演变成基于ISP和NAP的多层次结构网络

万维网WWW的问世
1.2.3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制定因特网的正事标准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各种RFC之间的关系
1.3因特网的组成

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一下的两大块:
1.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输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
1.3.1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两种通信方式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1.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软件的特点
客户软件的特点
2.对等连接方式
对等方式的特点
1.3.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1.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
“交换”的含义
电路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电路交换传送计算机效率低
2.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分组交换的传输单元
分组首部的重要性
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
最后还原成原来的报文
因特网和核心部分
分组交换网的示意图
注意分组的存储转发过程
路由器
主机和路由器的作用不同
分组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带来的问题
存储转发原理并非完全新的概念
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
1.5.2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
2.带宽
数字信号流随时间的变化
3.吞吐量
4.时延(delay或latency)
四种时延所产生的地方
容易产生的错误概念
5.时延带宽积
6.利用率
时延与网络利用率的关系

U是网络的利用率,数据在0到1之间

7.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
1.6.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7.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两种国际标准
1.7.2划分层次的必要性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
主机1向主机2通过网络发送文件,可以将要做的工作进行如下的划分:

两个主机将文件传输模块作为最高的一层。剩下的工作由下面的模块负责

分层的好处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7.3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
数据封装
1.7.4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7.5 TCP/IP的体系结构
客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