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家族之长鄄马非百的座右铭

2022-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长鄄马氏

马一鹰/文

以下内容来源于2021年1月25日,“出国留学网”发布的《经典名人座右铭大全》:

马非百在曦园时期,[1] 写了一首诗自警:“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今当分改秒,秒价值千金。”由此可见他爱惜光阴的精神。

马氏宗祠旧址

马氏宗祠创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三修于1935年,于右任 [2] 题额;此图摄于80年代。

补充资料

马非百

[1]

马非百(马元材):秦汉史名家、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毛泽东和郭沫若深受他的影响,曾多次引用观点和言论;德国日本等国家也翻译了他的不少著作。派名永旦,号若村。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于新化永固长鄄(今隆回长鄄)。1919年6月考入北京大学,1919-1921年就读于文科(中国文学系),1921-1923年就读于英文学系,1923-1925年就读于经济学系;念书期间,参加了五四运动,参与过北大书法研究会、国民杂志社、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北京工读互助团、曦园、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筹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等系列实践活动。自1919年起,交往过的重要人物有黎炳圭、李荫垣、周蓉轩、罗云鲲、袁伯扬(袁伯杨)、周方、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女)、葛健豪(女)、蔡林蒸、蔡庆熙(女)、刘千昂(女)、文素勤(女)、杨昌济、蔡元培、徐宝璜、李大钊、陈独秀、辜鸿铭、沈士远、胡适、邓中夏、周作人、高一涵、张崧年、罗家伦、王光祈、康白情、廖书仓、周炳琳、易克嶷、高君宇、张国焘、黄日葵、许德珩、朱务善、吴汝明、李世璋、俞平伯、杨钟健、朱自清、邵飘萍、谢绍敏、段锡朋、张太雷、杨人祀、李实、张纯、贾祝年、吴容沧、吴汝铭、卡润舟(卡世润)、王铮、朱务善、何孟雄、陈为人、徐悲鸿、罗章龙、杨东莼、杨人杞、李梅羹、吴雨铭、萧镇湘、刘仁静、缪伯英、梁漱溟、罗隆基、傅斯年、李济、赵元任、丁文江、董作宾、吴金鼎、郭宝钧、夏鼎、梁思永、冯友兰、陈寅恪、余嘉锡、吴晗、郭沫若、成仿吾、方鼎英、周恩来、邓颖超(女)、何香凝(女)、蔡畅(女)、黄英博(黄春源)、刘肖愚、王昌明、朱迪、区克宣、徐特立、林伯渠、刘峙、汤恩伯、程潜、陈立夫、陈果夫、邓拓、嵇文甫、萧楚女、冯玉祥、李德全(女)、郭春涛、邓翠英、邓飞黄、张敦讷、王同庆、陈伯君、顾毓琇、刘季洪、杜元载、朱家骅、陈垣、章士钊、姚从吾、郝象吾、张静吾、于赓虞、尹达(刘耀)、李文、袁朴、胡宗南、胡寄聪、傅振伦、宋云彬、叶世昌、施之勉、张邃青、朱芳圃、石璋如、许敬参、冯进贤、许同国、霍达、王湘、刘屿霞、祁延霈、胡厚宣、徐云生、王燕生、郑剑西、邓经元、王书庭、张伯驹、王冶秋、史树青等。自1926年起,历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普通学历史教官(少校)、校本部政治教官(中校),中国国民党妇女运动讲习所中国革命史教员,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中州通讯社主任兼总编辑,国立河南大学教授,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干事,中国国民党河南省党部委员,河南省政府秘书,国立河南大学代理校长、历史系教授,苏鲁豫皖边区学院院长,国立北京大学秘书处秘书,中国历史博物馆设计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华书局哲学组编辑等职。在黄埔军校期间,与领导省港大罢工的邓中夏联系密切;积极支持并参加广州起义,许多革命者都在他的住所乔装参加巷战,其住所成为重要联络点,起义失败后,利用其身份掩护革命者撤退。在河南中山大学任教期间,创办了《河南政治月刊》,并利用当时的政治身份,先后营救过邓拓和嵇文甫等共产党著名人物和学者。1943年进入重庆中央训练团。1949年谢绝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的“台湾大学训导长、教务长、总务长三长任选”邀约。进入中国历史博物馆前,曾在华北大学政治研究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著有《桑弘羊及其战时的经济政策》、《桑弘羊传》、《桑弘羊年谱订补》、《桑弘羊年谱》(有德文和日文译本)、《管子轻重篇新诠(套装上下册)》(郭沫若曾引用100多条)、《秦始皇帝集传》(《秦始皇帝传》出版后被誉为司马迁“史记”马骕“绎史”后之巨著,称“三马三史”)、《秦史纲要》、《秦集史(全二册)》、《秦汉经济史料》、《西汉时代的吏治》、《盐铁论集注长编》(《盐铁论简注》)、《诗 · 桃夭新证》(手稿)、《秦书》未完稿等。马非百治学领域广泛,建树颇多,特别是在秦汉史、中国经济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中有突出的贡献。他的治学思想深受近代自然科学的洗礼,从而使其历史研究能够在资料翔实、考辨精湛的基础上有着独特的见解,较之前人研究更加深入。他是第一个肯定秦始皇功绩的学者,毛泽东多次和他一起探讨秦始皇和秦史,胡适赞誉他“非百百非而不非秦” 。其博大精深的专著,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在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2]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清朝光绪五年(1879)出生于陕西三原。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同盟会早期骨干,中国近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文化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尤其是担任监察院院长一职长达34年;同时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