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言风语【伯乐专题】简友广场故事

童年趣事

2022-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冬天到了春天不远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老王和两个发小老张和老毛携家属聚餐。席间,老王讲起他们四十多年前儿时的趣事,大家五味杂陈,时而笑掉下巴,时而蹙眉轻叹,享受了一顿故事大餐。

1.偷桃子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每天放学后,王小小和张小小都经过一片桃园,园子不大,估计有二十几棵果树,主人为了防盗,在院子周围用柳条围了一堵篱笆墙。

从桃树开花,这两个小伙伴就日出日落地瞅着桃树,盼望桃儿们快快长大。桃子的基因不大好,不是水灵的蜜桃,而是那种毛茸茸扎人的毛桃子。

眼见桃子快熟了,一天放学后,王小小打上了桃的主意。

“院里没动静,应该没有人,咱俩钻进去摘几个?”王小小提议。

“好啊!”两个十来岁的毛小子一拍即合。

把篱笆拨拉一个豁口,四下张望,然后两个小伙伴就像贼一样钻进树丛。

王小小胆儿大,先动起手来。没有东西装,就直接把毛桃揣进怀里,哪还顾得上这毛痒痒。

张小小胆子小,心砰砰地跳,摘桃的手有些颤抖,环顾四周,做好随时出逃的准备。

突然听见远处有人咳嗽一声。

“不好,来人了,快跑!”张小小差点喊出声来。

两小子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回了家。到了家也不敢吱声,偷来的桃子只能自己慢慢偷着品尝,虽酸涩,但最起码吃上了水果。

话说王小小和张小小上次成功袭桃后,过了几天又惦记上了这桃子。

“上次桃装在我的背心里,回家身上痒了好几天,下次去我要带个筐。”王小小对张小小说。

王小小家里刚好添了个新筐,他偷偷拿走准备装一筐桃子归来。

他俩踮着脚尖,蹑手蹑脚地找着上次那个豁口。还在,想必是是主人还没发现。

王小小在前,张小小殿后,穿过柳条篱笆,猫着腰一溜烟钻进树丛。

王小小刚一伸手,一个壮汉跳了出来。断喝一声:“臭小子,等你们好几天了,估计喃们还能来。”原来那个豁口没堵,是故意“诱敌深入”的。

两小子撒腿就跑,那壮汉一把拽住王小小的大筐。“臭小了,看你往哪儿跑!”

王小小奋力挣脱,弃筐保命。张小小落荒而逃,早已无影无踪。

园主没有刻意追打,但王小小的大筐却被他掳走了。回到家王小小被他妈好一顿揍,偷桃不成反失一箩筐。

“现在的孩子真是掉到福坑里了。国产的水果吃腻了,还专门挑进口的呢。”

“现在的孩子根本不可能理解,买呀!想吃什么水果都要挑样买啊!”

”那时候没有市场,根本没有卖的。如果自家的东西拿出来偷卖,市场管理所满大街抓现行,罪名是搞资本主义。”

“不少人家温饱尚有问题哪还有什么水果吃。偶尔吃上一口酸桃都舍不得咽下。”女生们叽叽喳喳。

老王哈哈大笑。“现在谁还吃那酸涩的毛桃子!”

2.馋猫儿

暑假里,10岁的王小小在家看管三个弟弟妹妹,可谓无聊至极。

外面大街上孩子的嬉闹声不绝于耳。王小小心里闹腾坐立不安,羡慕得要命,他的小伙伴们在外面放泥炮呢。

放泥炮是男孩子的最爱。挖些土,和上水,像做玉米面大饼子一样,坨成一个厚坨,在里面挖个洞,但不能挖漏。然后高举泥坨,洞口朝下,猛劲地朝地上摔。谁的坨饼爆炸的口儿大谁就是赢家。

前天王妈下班回家,发现王小小弃弟妹而不顾放炮去了,满脸怒气,随之大声呼唤:“王小小….王小小….”

老远在大街上听到妈妈狂喊,王小小忙不迭地飞奔回家,差点挨一顿暴揍。

“哥哥,俺想吃苞米”,王小妹指着外面院子里的苞米青稞。

“你个大傻瓜,苞米没长大,能吃吗?”王小弟笑话小妹。

王小小沉寂的心被搅活。“你等等,我出去掰个苞米棒看看哈。”王小小说着,嗖地下了炕,直奔院边,翘起脚尖,掰下个玉米棒子拿回来。

兄弟姐妹四个一起动手,三下五除二就把玉米叶子脱光,露出了里面瘪瘪的,嫩嫩的穗子,没长成的玉米粒儿根本抠不出来。

“哥哥,我想吃!”小妹馋馋地瞅着哥哥。

“有办法。”王小小取来一个小钵和切菜刀,笨拙地削起米粒儿来,众弟妹围观静候。

王小小点燃煤油炉,支上锅,翻出油瓶滴上一滴油,把那些玉米渣渣放进锅里。

“哇,好香啊!”没等出锅,八只小手轮番上阵,一会儿功夫小锅见底了。

“妈妈回来不能让她发现,否则又得挨揍。”吃完后,王小小忙着收拾战场,一切物件归位,锅也刷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破绽。

都说“猫儿吃腥嘴了”,打这以后,王小小和他的弟妹们瞅着妈妈不在家,就想琢磨点小东小西解解馋。

“哎,过年大姨给了两瓶罐头,妈妈总不让吃,上次我病了,妈打开一瓶,太好吃了,还有一瓶妈藏哪儿了呢?”王小弟是家里最馋的那一个。

“我看见妈妈把它放柜里锁起来了。”王大妹说。

“哥哥,我想吃罐头。”王小妹向哥哥撒娇。

王小小盯着睡觉屋里那口卧式大柜,那是奶奶留下来的,柜板很厚,家里贵重的东西都锁在里面。

木工的技术不大过硬,王小小使劲一掀面板,看见中间有个大缝隙,他招呼几个弟妹一起发力,“嘎噔!”锁鼻子断了。

王小小看着现身的罐头瓶子,心里有些顾及:“不行,吃了妈妈会揍我的,因为我是老大,负主要责任。”

“有了!”王小小心生一计。他找来一个钉子,在罐头瓶子的铁盖上扎了个小孔。“果肉不动,把水喝了,妈妈不会发现。”王小小窃喜。

四张小嘴轮流吮吸,看着里面完好的果肉,心有余而力不及。

和以前一样,速战速决,一切归位,涛声依旧了。

两个月后大伯生病,妈妈想起那瓶罐头。打开柜子,一瓶灰呼呼的“大毛罐头”吓了妈妈一跳。再看看那罐头瓶上的钉子眼,妈妈哭笑不得:“这些小冤家。”

3. 卖东西

王小小11岁那年,家里的亲戚送给王妈几只小鸡仔,在妈妈的精心饲养下,鸡宝宝茁壮成长。

有一天,王妈说有四只半大的母鸡可以出窝拿出去卖,一只可卖四元钱。

十六块钱可是爸爸当时月工资的一半,王小小义不容辞接受了卖鸡任务。

卖址的选择王小小颇费了些心思。客运站人流大,人来人往,如果自己再隐蔽点 、机警点,工作人员应该不容易逮他个现行。

一大早,王小小用筐拐着四只鸡来到客运站附近,看到一些和他一样的人也在晃悠着找安全地角。

王小小随着他们找到一个窝蹲下来、环顾四周,没发现异常,随后他把鸡篓打开。鸡刚露出头,王小小发现不远处一个中年女子直奔他来。

“这下完了。”王小小整个人凝住了,王小小被那人盯得死死的,动弹不得。

“起来,跟我走!”中年女子严肃地说。

王小小拐上筐,溜溜地跟着那人走进一座大楼,汇入一只长队中。队伍里的每个人手里都拎着各式各样的筐篓,和王小小一样。

王小小就像被擒的俘虏,乖乖地交出鸡篮子。“卖鸡不成倒搭上鸡篓”,他心里难受得不得了。

听说鸡要被送到食品公司宰杀,王小小转身飞奔爸爸单位,希望爸爸能找人把鸡要出来,他一边跑一边哭。

“王小小啊,王小小,卖点东西怎这么难呀?”

后来,爸爸几经周折找到了熟人,四只母鸡成功归来。王小小看到平安归巢的母鸡,就像找到了久别的朋友,恳求妈妈不要再卖了,留着下蛋吧。

鸡蛋当时是奢侈品,家里人都舍不得吃,只有谁生病了,妈妈 才用盛饭的大铝饭勺,抓一把稻草,在锅底坑里点上火 ,烙出一个鸡蛋饼来,那个香啊!

母鸡一天天长大,开始下蛋了,妈妈攒了一小筐蛋让王小小拿去卖。

“王小小,这些鸡蛋一定要小心,别摔碎了哈。”王妈一遍又一遍嘱咐。王小小卖鸡不成又要卖蛋,任务更重了。

王小小家里有个菜园子,王爸、王妈把它伺弄得井井有条。园子中央种着黄瓜、茄子、辣椒、韭菜 ,犄角旮旯种些小众蔬菜——生菜、香菜、香葱等。地头地脑是玉米和芸豆,厦蓬顶上还坐着大瓜小瓜。

王小小特别懂事,每天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钻进园子,搜摸点东西拿出去卖,卖点钱留着给自己和弟弟妹妹买学习用品。

“哇塞,一根大黄瓜!”王小小在蔓叶底下发现一个大个,兴奋无比。

王小小又掰了一些生菜叶,用稻草把他们捆成小捆,一捆能卖2分钱。

那个年代没有自由市场,也不准随便卖东西,但小小家附近有几个大厂子,下班时候人多。卖菜的人都聚在大道边,拎着一筐一篓的新鲜蔬菜,买的人还真不少。

王小小知道,卖菜的人必须有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的本事,因为有工作人员随时都有可能来,轻者夺走秤砣,重者菜筐,蔬菜一窝端。

王小小的生菜一会儿功夫就卖完了,可那大黄瓜无人问津。

“小孩儿,黄瓜多钱?”一位阿姨下了自行车询价。

“六毛一根,2斤多。王小小把称提起来,称给她看。 “五毛钱卖不?”“不卖….”那妇女和王小小在讨价还价。

“有人来了!”突然卖菜的大胖子喊起来。

卖菜的堪称卖菜游击队,一哄而散。王小小提起篮子,撒野地跑,一口气跑回了家。

王小小看着篮子,黄瓜虽秃噜皮但还好,但有一样东西怎么也找不着——秤砣跑丢了。

“呜呜”王小小哭起来,“没有秤砣,这称还有什么用呢?我卖三个月的生菜也买不出一杆秤。”

搂着哭成泪人的王小小,妈妈心疼不已,“没办法,谁叫你是家里老大呢。”

4. 找苹果

在水果公司上班的舅舅送来一笼苹果。妈妈特意把几个孩子召集到一起,千叮咛万叮嘱:“你舅舅好不容易帮咱们买到一笼苹果,咱们要留到春节拿出来吃哈。”王小小和他的弟弟妹妹点头答应。

“妈妈上班了,昨晚我们睡觉的时候,听见爸和妈在摆弄苹果,今早起来苹果篓子就不见了,他俩一定是藏起来了。”王小弟说。

王小妹在一旁插嘴。“苹果太好吃了,昨天我到姥姥家,老太太刮剩的苹果皮给了我,真甜。”

王小妹说的老太太就是王小小姥爷的妈妈,家里有好吃的东西都先供着她。由于她牙没剩几颗,所以吃苹果有个习惯:用铁勺刮成水果泥,然后用嘴抿着吃。刮完了果肉剩下那个壳,就给这些小孩子吃。

“妈妈的苹果藏在哪儿呢?”王小小和几个弟妹绞尽脑汁,个个锁眉冥思。“咱好好动动脑筋,这苹果有体积,哪里能放下这些东西呢?”王小小上小学四年级,他用上数学知识。

接着四人分头行动,看看谁能先把“案子”破了。小妹到外面的厦子里找。“现在是冬天,厦子里多冷呀,放里面不就冻坏了吗?真笨!”王大妹耻笑她妹妹。

这几个孩子翻箱倒柜,犄角旮旯搜了遍,苹果的影儿都没有。“哪去了呢?莫非长翅膀飞了?”王小弟瞅着哥哥。

这句话倒提醒了哥哥,哥哥快速冲到里屋。原来里屋的房梁下爸爸搭了一层檩子,上面铺了板子可以储物。

王小小望着天棚,好高呀!“一定在那里,就在那儿!”王小小肯定地说。

几个小孩子找来家里的凳子,大的放最底层,再放个小的摞在上边。王小小爬上凳子,翘着脚、摸到了苹果篓子。

“找到了!找到了!”孩子们欢声雀跃。如同捕捉到俘虏一样得意。王小小从笼孔里掏出一个个国光小苹果,四个小孩子饱餐一顿。

后来妈爸不在家时,孩子们常常惦记这苹果,也时不时偷吃解解馋。等到春节前夕,爸妈取苹果时,笼里所剩无几。

第二年,家里又买了苹果。王小小的爸妈又在想办法留住苹果。和上次一样,趁孩子们睡觉,两口子忙碌起来。

这次他们把苹果装在大缸里,上面埋上稻米,然后再把缸口封上。

这哪能难住家里这几个机灵鬼,到了年终,揭开封口一看,这缸里的东西下了一大截。

“是亲爹亲妈?干嘛弄点苹果还藏着掖着?现在的孩子都不可能明白。”

”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所有商品都是凭票供应——肉票、布票、粮票、油票、糖票、豆腐票….”

“那果农的水果都哪去了呢?”

“进了水果公司,然后进了国营的罐头厂。苹果的果肉被做成罐头,其余的边角核有人偷着拿出来卖,二分钱一碗。” 女生们又叽叽喳喳。

”我爸妈平常有时候也给我们几分钱,买点碎果屑解解馋。所以我现在吃苹果从来不削苹果皮。”老王如是说。

5.青蛙叫

王小小念四年级时,他是班里长得最小的,所以总是坐在第一排,在老师的鼻子底下。

第一节下课,王小小和小伙伴们冲出教室。头天晚上下了一夜雨,今天雨过天晴,外面空气清新。

“哎,操场外边水沟里有青蛙叫,咱去看看。”王小小招呼张小小。

“好,快点,别回来晚了挨老师批评。”张小小说着追着王小小,一口气跑到操场边的水塘边。

“呱…呱….呱…..”听到有人来,青蛙们齐声呐喊。

两个伙伴不顾泥淖烂草,瞄准一只大的,从草丛里逮了出来。

“快回去,再磨叽就迟到了!”王小小把青蛙摁进衣兜里,捂着口袋,百米冲刺。张小小在后面一路追赶,“等等我!”

刚坐下,语文老师就进来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老师转过身,要在黑板上写下今天的课文题目,突然听见“呱..呱….呱….”

班级里炸开了锅,学生们哄笑起来。

“怎么回事?”老师听见青蛙的声音,“教室里哪来的青蛙?”

王小小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吓得不敢抬头。好在老师目视前方,忽略了鼻子底下的小不点。

王小小一只手使劲捂着衣兜,心里暗暗祈祷:“青蛙青天大老爷,求求千万别叫。”

老师以为雨天青蛙进了教室,于是发动全班小朋友搜寻青蛙行踪。

“同学们,都站起来,看看自己的座位底下,别踩了哈!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它能吃虫子。”

同学们都纷纷站起来,离开座位,仔细搜索犄角旮旯每个青蛙可能躲藏之处。

王小小坐在座位上,动弹不得。张小小心知肚明,看着老师和同学们瞎忙活。

搜寻无果,老师下令恢复上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呱….呱…..呱…..”

王小小彻底崩溃了,心想:“这青蛙难道能听懂老师的话?这节课要老师讲它?

老师这次确定了是青蛙的声音,也确定了大概的方向,她扫视全班:“谁干的?”老师真有点生气。

王小小吓得连气都不敢喘,估计老师也猜到了是谁干的了。

老师接着说:“老师非常喜欢诚实的孩子,小孩子贪玩是天性,犯了错误不可怕 ,但是如果不敢承认错误,就是错上加错……”

听到这里 ,王小小怯怯地站起来。“老师,青蛙在俺兜里”。

“呱..呱…呱…”青蛙可能也实在憋不住了。

老师说:“王小小同学今天表现不错,能够主动承认错误。今天青蛙也表现不错,主动检举王小小同学。”

同学们哈哈大笑,然后教室又恢复了常态。

老师说:“今天我们继续讲“人类的朋友”,青蛙就是我们的朋友….它能捕捉害虫保护庄稼…..”

王小小这节课听得非常认真。下课了,他和张小小飞奔出教室,把青蛙送回家。

6.年火

小时候过年是孩子最灿烂的时刻,而父母却是最忙活的日子。12岁那年除夕,是王小小家不平凡的一天,四个孩子各显神通,王妈王爸有点招架不住。

当地习俗,每年除夕吃完半夜饺子后,大人孩子都要换上新衣服。王家小妹,时年5岁。一大早睁开眼,就唧唧歪歪地要新衣服穿。大人不给,因为怕穿得早把衣服弄脏,初一出门拜年碍事。

王小妹有个犟病,达不到要求就哭闹。“王小妹,大声点、使劲哭,爸妈给你新衣服穿,我们也能沾光早点穿。” 王小小和另两个弟妹心里暗自加油拱火。王小妹不负众望,最后竟嚎啕起来。

大年三十午饭是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顿,爸妈使出浑身解数,风风火火地忙着置办伙食。王爸终于忍不住,拿出皮带欲抽打王小妹的屁股。“大年三十,你哭喊着啥?让大人上火。我揍死你得了。”小妹立马啜泣着紧闭双唇,其余几个也溜溜躲走。

当地习俗,半夜子时要放鞭,鞭的响声越大预示着来年越好运,王爸非常讲究这些。午饭后他把鞭放在里屋的炕头上烘一烘,除除潮气,希望放鞭时能响脆些。

张小小来找王小小玩。他俩上了里屋的炕玩起了“滋花”——就是把那些哑巴没响的爆竹从中间折断,用香火引燃,喷出梨花状的火焰。

“好呀,你滋我。看我怎么呲你。”两个调皮蛋嬉笑打闹,互殴喷火。“啪啪……”炕上的鞭被引燃了,噼里啪啦地炸起来。

王爸冲到里屋,已经来不及了,眼瞅着鞭在炕上胡蹦乱跳,张牙舞爪,消耗殆尽。

王爸看着两个吓呆的孩子。“找死啊!这房子差一点着了。”他一脸沮丧,火从心里往外冒,“完了,今晚没鞭放了。”

过年男孩子最期盼的礼物是几盒“钻天猴”——点火后能冲上天的一种小爆竹。年前王小小的舅舅送给两兄弟一人两小盒。

天刚一放灰,王小小怀揣着两盒钻天猴去找邻家的小毛玩去了。小毛家养了一只狗,平素对两个小伙伴挺友好,突然王小小心生一计:

“小毛,咱俩把这‘钻天猴’绑在狗尾巴上怎么样?”

“好啊!”小毛欣然答应。小毛把狗引来,找了一段毛线头,把爆竹绑在狗尾巴尖上。

“点火!”王小小划了根火柴,狗腾地一下窜出去,嗷嗷叫。后屁股“哧哧”地冒火,疯了一样钻进了家门前的草垛里。

毛爸听见狗叫赶忙奔出,得知真相,飞奔草垛,从里面把狗揪出来,确保没有丁点火星才放心。被揪出来的狗,拖着一条光秃秃烧焦的尾巴,毛爸恼火极了。

“你们俩熊孩子,想放火呀!这草垛险些着了火。”王小小和小毛蜷缩在地上,一声不敢哼。王爸得知,气得差点把王小小揍一顿。

半夜时分,各家的鞭炮陆续响起来。放完鞭小孩子吗都跑到放鞭地搜寻哑巴爆竹,每个小孩子兜里都会揣上一大把。王大妹也跟着哥哥东游西逛,收获不少。

“快看,大妹兜里着火了。”一个小伙伴喊。

大家一齐凑过去,一阵扑打,好在火苗不大。原来哑巴爆竹死灰复燃,硬是把大妹新衣服兜烧得七零八碎。

王妈得知,又心疼衣服,又后怕——这引火上身岂能了得?

王小小一家子,年三十简直和火较上劲了,好在火最终没燃起来。

王小小的故事,也勾起了大家对昔时的回忆。

“那时候大人孩子都不容易,现在的小孩听这些好像是天方夜谭,等回家我把这些事讲给俺孙子听听。”不善多言、早婚的老毛颇有感触。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顿饭大家没吃多少菜。

岁月如梭,昔日的王小小、张小小、小毛现在已经成了老王、老张和老毛。但那些旧事永远是抹不掉的记忆,它承载着岁月的印记,时代的变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