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

2020-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达人天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6]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1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2说万不能装模作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3我写包票!船又大;讯哥儿向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内容主要描写了三次看戏经历.作者在该小说中用词丰富,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极为生动的场面,颇有韵味.本文将对《社戏》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加深读者对《社戏》的认识,感受中国文学的魅力. 一、情节扣人心弦 《社戏》的内容实际上很简单,主要是描写作者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农村看社戏.作者对少年时代的看戏的经历着墨详细

郁达夫在鲁迅病逝后曾说,“一个不知道尊崇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长叹憾。郁达夫评价鲁迅,“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郭沫若说,他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鲁迅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茅盾说,要冒郑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叶圣陶说,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郑振铎说,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老舍说,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蔡元培说,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我的评价;我认为鲁迅一直保持童真同时也有大人的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