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思维模型

2020-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hero东

之前很多技术或者管理的书籍会推荐一些好的思维模型,一直都是零散的记忆,今天统一梳理出来汇总,便于后续应用跟复盘。

“云-雨-伞”模型

“天上出现乌云,眼看就要下雨,带上伞比较好。”这就是“云-雨-伞”理论的名称来源,是对事实、分析和行动三者的比喻。

“云-雨-伞”理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分析为思维输出形式,最终的落脚点是行动,所以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闭环,是很好的思考模型。

ORID模型(焦点讨论法)

O:objective: 客观。客观事实层次,即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感触到的一切

R: reflective:反应。情绪感觉层次,即喜怒哀乐,开心、失望等。

I:interpretive:想法。诠释层次, 就是你自己的理解,反思

D:decisional :决定。决定层次,就是你接下来的打算。

ORID有什么用?

ORID 以前主要用于迭代回顾会、培训。通过四个层次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回答者从事情的表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最终作出行为的决策。

PPT模型

“PPT”模型,指的是企业产品研发管理中的三类关键要素,即人员(People)、流程(Process)和技术(Technology);三者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就是“PPT”

PDCA循环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D (do)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 (action) 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5Why分析法

5why分析法,就是连续反复使用5次“为什么”方式提问或自问,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从表象问题寻找根本原因的逆向推理分析法,也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思维模型。

它不限定必须或只做5次为什么的提问,而是以找到问题根因为准,也许是3次,也许是10次都有可能。

5why分析法,也经常搭配「黄金圈原则」组合使用,能够帮助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SWOT分析法

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