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协何以被称“书邪”
喜欢书法、热爱书法的圈外人多把书协叫“书邪”,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不屑。
这是有说道的。因为中书协的所作所为真的很邪乎——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13543/f2daa5d4615b50f2.png)
书协成立三十七年来,真没为中国书法做过几件值得大家说道、称赞的事情;而形形色色、不被大众认可的所谓书家、名家、教授、专家、硕士、博士倒是出了一批又一批;大大小小的方丈、住持、护法们凭借体制优势也攫取了不少的名和利!
国展评委不懂书法,这是田英章公开说过的;长期用画论指导书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楷书委员会的多数人写不好楷书,这是全国书法爱好者一直诟病的;草书委员会的人满嘴跑火车,成天说线条、说形式、说创新、说西化,说书法与世界接轨,画圆画圈画铁丝绕,就是不说文化、不说传承、不说师古、不说基础、不说功底……这些,都早已不是啥新鲜事!
了解体制或从体制内走出来的人都知道,书协、文联、妇联、工会、个协等机构,其地位和作用在体制内是不被看重和关注的。财政拨款下的书协绝对是个没钱的清水衙门。
中书协自身来钱的业务,主要在入会、考级、杂志和书展四大方面。但入会泥沙俱下,考级不伦不类,最终都有收费之嫌;而在杂志和书展两大主营业务的开展方面,前者除了硬性摊派和赠送外,几乎没有像样的发行量;后者更是饱受诟病。
在开展书法教育和推动书法普及方面,快四十年的时间,仅仅只是起步而已!其教材的编写更是用了连正楷都不会写的人去主笔;港澳台的联系作用也不明显;国际文化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微乎其微;其它的沟通作用、桥梁作用、纽带作用非常空洞,具体事件乏善可陈。
站在体制角度去看书协,它好不好、行不行,无关国计民生大局。只要不向财政额外要钱,不反动胡说乱写,要怎么搞,基本可以随心所欲。正因为如此,书协一度差点被演变成私家园地。
一大批体制内的人,只要将钢笔、铅笔、圆珠笔改为毛笔就是书法家;本就会写毛笔字,有点书法理论,或以前画画、刻章、刷墙、写黑板,有些文化功底的,自然是书法大师!真不会又学不来的也没关系,一般人员做后勤保障服务、行政管理;重要人员当评委。这就是曾经的中书协滑天下之大稽!
体制外的人要进书协,真没那么容易。道理就像捕猎,猎人为捕获猎物一定会费尽心思和周章,投入时间、财力和物力,最终一定要以猎获物做补偿。体制内的人如同猎人,体制外的人如同猎物。不是你能不能进得去,是看别人如何猎你!
愿为猎物者,当然得接受猎人的规矩:除了不停地折腾,就是合理合法地教材、讲课、培训、论坛?作业、填表、申报、评比;其实质不外乎缴费、收费、续费而已;或者,花更多的时间、用用更大的财力物力,去另外寻找曲线路径!无怪乎,曾经一段时间,很多人热衷于拉帮派、划圈子、拜门庭、投帖子!
体制的官本位,拒绝了民间很多优秀人才进入书协核心层;至于传统文化、书写法则更是不能太较真。否则,不仅好不容易聚拢的人气马上分崩离析,权力寻租的手段和方法也毫无用武之地。
这样一想,就明白了书协里面为啥人员良莠不齐,每次书展的作品因何高高低低!还不要说有很多人为因素作祟。
相信每届书协的领导都思考过如何发扬光大书法,这不仅需要人才支撑,更加需要时间累积。但最重要的是:啥都离不开钱!
一个阶段乃至很长一个时期,民众看到的、感受到的,似乎曾经的中书协一直游走于方孔里!
不仅仅协会需要钱,协会内的每个个体也需要钱。文化是精神层面的高级玩意,若让玩文化的人还去担心衣食住行,岂不笑话!
在书协里,个人要赚钱肯定要想方设法与书法沾边。最好是会书法、会写字、会讲课、会出书!但遗憾的是,迄今天为止,书协里的人既不是最有学问的,也不是最会写字的。
一群领导字、部队字、老干部体、画线条的,能舞几笔算几笔。反正,舆论是他们导向的;反正,老百姓也没几个真懂的!更多是看头上的帽子、顶上的光环!有正统性,再让舆论好好吹吹,咱中国人就是好忽悠!
说某领导的牌匾写得连小学生都不如,那是你说的。爱说说去,说累了自然会歇!
说啥书法作品错字别字满篇,谁能无过啊?你要怀疑文化底蕴,别人还讲课出书呢!
你说你的,我玩我的,钱到手才是硬道理!最终民众看到的书协改革,全部被书协所谓的名家、名人、大咖、会涂鸦几笔的大大小小官员们,巧妙地揉进了每个人书法作品的“润格”里!
书协成立至今,最受诟病的是一些当权者和他们支持的人、青睐的人、圈同的人、宠信的人文化底蕴和作品品质问题!
因何如此?我是这样理解的:
如果把规格搞得太高,不仅体制内的人无法立足,市场上也没几个人进的来?书协还怎么红红火火、兴旺发达?大家更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机构的生存发展原理大致等同于人性。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谁还在意标准、品味、文化底蕴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
书协成立初期,尚有舒同、赵朴初、启功等大批同龄旧学、从小就拿毛笔的人一起撑持;之后,因为文化的断代,书协好大一批人来自文联、工会、妇联、图书馆、文化馆、新华书店,那时候说张芝、张旭、怀素、智永、二王、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真的有些奢侈。
在这个毛笔不再是必须的书写工具的年代,本就没多少人会用毛笔 ,会写毛笔字;从极端困乏的物质生活中走过来的中国人,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历史的传承和底蕴也几乎消耗殆尽!
改革开放以来,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思潮,给中国书法带来了挑战、困惑和冲击。在物质诱惑和浮躁误导下的所谓书法消费、书法创造,不仅滑落了书法精神,更加削弱了书法文化。
为何书展的负责人会说,书法不是以书写内容为主,而是以审美、形式、线条为主?我只能将之理解为试图绕过书法功底、书法传承和书法文化的投机!原因来自同时期书协的整体书法水平和主办人对书法文化及书法实践的认知感知。一旦定义为书写文字为主,体制内和圈子里的很多人都没法参与!
当书法界本该权威的机构越来越不权威:没力量弘扬既往,没水平光大未来,没能耐培植土壤,没技巧营造氛围,没时间浇水施肥;对环境不打理,对丑陋不抵制,对糟粕不剔除,对优秀不肯定,对禾苗不耕耘……这种国家财政拨款、吃纳税人钱粮的机构或组织,其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当书协慢慢被少数人玩成小众会所、私人圈子:拉帮派、立山头、设门庭、收门生、递帖子、抬轿子……千方百计吹个人、造声誉、捧臭脚、炒身价、飙润格、谋私利~无论会写不会写、不管写得好坏都到处写、到处题,举目奇丑、环宇污浊的时候,这种机构或组织还有啥公信力?
当它的行业领袖、领军人物无所作为、无所事事,无能无聊到隔三岔五说文解字,像星巴克的老板成天去帮员工冲咖啡,像美军参联主席天天去靶场练射击一样“将熊熊一窝”的时候,体制内外广大书法爱好者未来的希望在哪里……?
当书协的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各种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一大帮拿着工资混日子的人,连基础都没打牢就胡吹海侃、讲课、出书、卖作品、谈创新、搞国展的时候……中国书法的前途和命运难道就这样被他们玩弄于股掌里?
当各级协会里、各种专家中、众多教授内无数人扛着书协的招牌、打着书法家的旗号,在理论上乱吹、弄帮水军乱哄、搞些书托乱抬,魔爪乱舞、拖把乱画、扫帚乱挥,招摇撞骗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在疑惑:这就是中书协的书法家水平吗?
当县书协、省书协、中书协不能显其大、容其能,世界书协、环球书协、宇宙书协接二连三冒出来,写个字却丑得连民间普通书法爱好者都恶心想吐的时候,大家不禁想问问:你们弄那么些天大地大的帽子与你们实实在在的俗身凡头匹配吗?
当那些绘画的象扭秧歌舞彩绸一样,将书法带入虚无缥缈的线条论中的时候;当完全无语的毛线绕、铁丝圈在创新的幌子下肆无忌惮地强奸民意的时候;当浪费笔墨一张纸写几十米长、一个字写几百平大就号称知名书法的时候;当画几条弯弯线,字都变了形、脱了体、走了样却无羞无躁地狂吹飘逸,跑去草圣家乡班门弄斧自封大草高手的时候;当螳螂爬出来的破玩意带着锯齿痕、写个ˇ府ˇ字竖钩的半只脚掌畸形着也敢厚颜自比圣贤的时候;当那些离书离贴挥毫留言就错字别字,多写几个字都语不成句,还放言自封宗师、文人、书家、大师的时候;当教书的有了顶书法教授的帽子戴在头上有了硕导博导的头衔就敢把几根干材、一团污墨放在宣纸上,洋洋洒洒万言诡辩,自诩创新书法的时候;当写小说的拿着狗爬一样的字办展,公开吆喝一字四万,藐视书协,打脸各大书法家的时候;当射墨、吼书、盲写等杂耍居然也有人围观和宣传的时候……我只想说一句:别再出丑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13543/c1a1fa88fd906556.png)
毫不避讳地说,当今书法界的文化底蕴确实很差!只会写唐诗宋词、名人佳句,离开了文稿便不会写字的人不在少数;不会作诗词文章,只会抄别人写别人的所谓专家、书家大有人在;能够自主创作一副文意稍好点的对联的人都非常少;一些高端书法聚会竟然写不出一首像样的诗;某些身居书协高位,执中国书法界牛耳的人,作品中也常见错字别字,闹出洋相笑话。连《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发文说:“书法家文化底蕴比写好字重要”。指出:书法不只是抄录!
在经济至上、物质至上的现实利益冲击下,中书协的大量比赛、书展越办越差,参展作品越展越烂。为比赛参展拿名次各显神通、各使手段的背后,是说不尽的污糟和肮脏……
没了守正的各式创新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甚至荒诞怪异!随处可见权力凌驾艺术之上的现象。部分所谓的名人、名家为名为利几近到了无耻的地步。大量杂耍一样的写字、画字、表演,体书、射书、盲书、吼书泛滥成灾!急功近利的线条论、形式论、西化论鼓吹者混淆黑白、动摇信念、偏离方向、搅乱视野!那些半壶水响叮当的“二吊子”释放了无数的低俗、庸俗、媚俗!
尽管,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晋唐标杆难以在短期内树立;尽管结体、笔法、墨法、章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具备;但真的不能太重意向而轻笔法!不能因为自己的功力不够,从画画或钢笔字、干部体转变为书法,就拼命讲线条说形式说创意;更不能用创新为幌子去投机取巧,让丑书泛滥一地。
不知什么时候,“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能真正成为中国书法的时代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