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故事

最难忘的投稿

2021-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彭莫山一束光

《最难忘的投稿》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x5yVZK_uU-RtDzaAvc8kg

今天跟一位中文系的朋友聊起投稿的经历。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多多少少都有过文学梦。

朋友说他最难忘的,不是后来发表在期刊杂志上的投稿,而是高三那年,写稿子给学校的广播站。

文章写好之后,在稿纸上认真地誊抄,写错一个字就换张纸重写,结果竟然不停写错,不停重写,浪费了好多稿纸。

终于写好投稿之后,每天课间竖起耳朵听学校广播,期待大喇叭里传出播音员朗读他的文章。

一天,两天,三天……日子就这么一点点地平静流逝,伴随着单调紧张的学习生活。

最后稿件没有被录用,高三就结束了。

“那是白衣飘飘的年代。”

回想起来,让我最难忘的,也是一次石沉大海的投稿经历。

那时候刚毕业,到湘桂黔三省交界的一座深山当排长,负责守隧道。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

中队官兵每年都会帮当地老百姓插秧、收稻子,有时候还帮忙修路等等,军民关系很不错。

于是自以为是地写了一篇军民鱼水情的新闻稿,照着发下来的报纸上印的投稿地址,打算发到《解放军报》。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中队只有内网,投稿得用外网,只好去找网吧。

请了半天假,在大山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有人烟的地方。

在小镇上,一路问过去,终于发现一家小卖部里有个小型的网吧。真的很小型,只有两台旧电脑,而且是最低的配置,最慢的速度,最吵的声响。

在一群乡村孩子的好奇围观下,我耐心地一个字一个字敲好,终于发出了邮件。最后老板收了我五毛钱,一脸茫然。

那篇投稿自然石沉大海,湮没无闻。

后来我离开了那座大山,离开了那个边城,到上海求学,到北京寻梦,陆陆续续发表了自己的作品。

但不知为何,我总会想起,当年去投稿时那条弯弯曲曲的山路,那两台旧电脑,那五毛钱,以及那一段浪漫无告的青春。

写于广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