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用”的写作课||《熊!熊和他的潜水艇生活》故事梗概
简书版权中心年度大课:更“无用”的写作课
最初我写这个题材仅仅出于想体会一种感觉,即像村上春树写《且听风吟》时的那种信笔道来,不费吹飞之力写就一部小说的感觉。事实呢,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较真,为了细节的真实,查资料做简要调查,结果牺牲了创作的“轻松”。
我也爱喝啤酒白酒,不过完全没有成性,这和我要克服一切危害健康的坏习惯有违。爱吃花生豆,但是一般很少吃毛豆,因为那种东西总是让我想起孔乙己所处的灰暗世代,这和我本性明朗活泼的本性有违。写这部作品就是为了开发自己的真性情。但是我是没办法在深夜写就的(自从作息调整以来,昏天暗地写就《天空中的地图》的生物表便不复存在了)。
倒底是什么促使一个案牍劳形的人耗费剩余不多的精力再去写就一部小说呢?
金钱和名声的因素固然是有的,但是我相信那个爱上写作的动机应该不是这些,而是当你摆好键盘时的一份“纯粹自由”的精神的推搡,如果恋爱如同马尔克斯所说的“如同地震”,那么写作于我就是精神的“饥肠辘辘”,写作虽号称输出,却实为进食,第一食进的是内心的安宁,第二食进的是内心的笃定,第三才是掌声和打赏之类的外在的东西,尽管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我们在写作中最可能明确的,但是却往往是我们最后才达成的。
一切的一切来源或许如此:
大概在几万年前某天的一个电光火石的的瞬间,当“我”这个词从一个对着一株苹果树果实的猿人嘴里被支支吾吾含混不清地说出来的时候,没有人预料到这将是怎样一场Ripple Effect——“涟漪效应”。“蚕茧”被撕裂了,露出了里面分不清是善是恶的自我意识,这种东西像病毒一样传播到整个世界的猿人界。于是人类开始有了忧伤、恐惧、自私、战争、占有、腐败……于是有了规则、法律来限制这些,从这天起,这些东西挽救了人类,但同时也伤害了人类。
不过,我坚信曾经有那么一个时刻,当猿人看到眼前的那株苹果树上的果实时确实首先想到的是“别人”,不是“自己”!那一个时刻,我为“纯粹的原始道德美”而感动。骨子里流淌的这种“原始道德美”让人类集体获得了“纯粹的自由”——不事先想到不好后果而去做的“纯粹的自由”,因为坏事情的念头根本不会存在。“纯粹的自由”曾是存在的,只要我们的内心是“绝对善良着的”,我们的“纯粹自由”就不会伤及他人。
如今,事已至此,人类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倒下,只会越来越快,人的境况只会越来越糟,人类手艺的精湛更像是扬汤止沸,需要从“心”出发才是釜底抽薪之道。需要有类似几万年前的那种“电光火石”的瞬间,再度点破人类蒙油的心,眼下的艺术只能让人类暂时回归到那种“纯粹的原始道德美”中,掠取“原始道德美”的鳞光片影,甚至对于某些人来说根本不肯定这些,铁鞭铁锤或许更奏效的,但曾经对于这个人类而言却并没有这么麻烦分歧。
醉酣伤身,小酌怡情,“写作”便是小酌,解决不了人类这些实际的大问题,却可“闻之者足以戒”。若不从政即为作家。
回到我的作品《熊!熊和他的潜水艇生活》。总起来说,做人或许有做人的痛苦不得已,为动物呢也未必是好事,朝不保夕,唯有这说不清道不明的中间状态才似乎找到了存在的平衡,撷取了人之聪慧,同时也保留了动物的某些纯粹。《熊!熊和他的潜水艇生活》更像是漫不经心的人类心智的纯粹表达,这部作品尽量减少戏剧化冲突,努力找到日常和冲突的中和美。我写这部小说就是追求一种感觉,一种氛围,情节倒是是次要的。就像辣火锅、清汤火锅未必是美味的真谛,唯有菌汤火锅才是平衡真实的所在,价钱却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你觉得无趣,说明你不太适合吃菌汤。
撩起膀子撒起欢儿来写吧!我在pad里面下载了阿拉斯加的3D地图,并在地图上找一个鸟不拉屎的处子之地(赤裸裸地透露出我的个性——不是一个喜欢凑热闹,喜欢争抢的人,于写作而言,“清高”在某种程度上可有机会成为“清绝”,但是还是那句话,一辈子对别人的意见和美都要敞开心胸,不可清高,努力改进),并关注每日的阿州的天气风力,写尽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幻,这些虽于解决问题无益,文字却一点都不太酸,似乎正在成就一个再好不过的安放灵魂的温馨小窝呢!
通常而言,站在文坛五十米开外的地方,喜悦和紧张是并存的。
“不要用酸的东西,甜的更容易捕捉苍蝇!”
——熊
![](https://img.haomeiwen.com/i7800582/e38068f00bf8bb09.jpeg)
故事梗概:
故事的主人公是叫作“猿”和“熊”的两个家伙,至于这两个家伙到底是人还是动物我无可奉告,不过就是机缘巧合地生活在阿拉斯加的伊穆鲁克湖山区,该地被四五百米的丘峦环绕,北美针叶林、苔原和滩涂渐次分布,由这里发源了一条河叫作阿吉普克,直接灌入白令海峡,它的水于60公里处的河口可能流入太平洋,也可能注入北冰洋。
早先在冷战时期,美国为针对前苏联实行报复性核打击,在此地建设了一个核潜艇军事基地,并在地底下挖了很深的核潜艇的通道,并为了防止前苏联监视,这个地方被当局用编码代替从美国地图上抹去。冷战结束后,大多数核潜艇都到了退役年龄,惨遭各式报废埋葬。此地也就荒无人烟,无人问津了。
熊和猿在这里住了多年了吧,靠近伊穆鲁克湖边停放着一艘报废的美国鲣鱼级潜艇,代号“阔鼻鲈”。两家伙冬来夏往在这里过着简单、规律、知足的生活,与世无争,谁曾想过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那战争时期的杀人利器竟成为他们乐在其中、“无足轻重”生活哲学的温暖家园!
魏汉吴
2018.04.02
简书版权中心年度大课:更“无用”的写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