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互动中的攻击性
2021年2月28日星期日
今日收获: 今天是欧文亚隆第10次团体课。
我把带有质疑,反问,不认同,在社交中可能会带来冲突的方式称为“攻击”。毕竟,在我所处的文化环境里,好像表达不同总是会带来些风险和不快。
我再次尝试了用“攻击”的方式去表达观点,与他人互动,带有好奇性的发问,但是对于不认同的观点进行质疑、反问和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没有压抑自己的表达欲,想说就说,这种表达让我感觉很有活力和痛快。在结束时我问对方我的表达有没有让他感觉接受不了,他的回复是他认为情感上更拉近了,但是他认为我对他有误解,可能能力上解决不了他的问题。我的回复是:“团体中的我们都是金矿,能挖多少要凭自己的力气。”
这个过程中我想到的是:我的攻击性在过去被压抑了,一方面过去在表达时的经历,要么被很强的对方击败,我会感到非常羞愧和自我否定; 要么当我在和父母表达不满时,他们又会被我的攻击击败崩溃,我会感到非常自责和后悔。久而久之得出结论不表达是最好的安排。
没有得到很好锻炼的攻击性横冲直撞,不能合适的被使用和表达,往往把事情搞砸,所以只能用压抑的方法来处理,压抑到一定程度爆发一次,然后自责后悔,再次压抑直到下次爆发,往复循环。
带来的一个现象就是好像有一个厚厚的壳或者是面具,在这个壳的保护和限制之下,可以让自己完成和做“应该”做的事,说“应该”说的话。带着这个壳去进行社会活动,完成社交任务。久而久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壳了,浑然一体。
但是带着壳的人是很难自然的流动和舒展的,很难充满生命力的成长,也无法凝聚内心的力量。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大方得体,但是与人都颇有距离,或者向内攻击,外表平和,内心痛苦,不破掉这个壳,人无法身心合一。
我看到团体中好几个带着壳的团员,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壳。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想被关注的动力,我会用主动的发问,插话,追问,反问去得到大家的注意,看到自己的略微带有侵略性的力量,希望自己继续练习控制这种力量的能力,练习减少评判,用更中性和耐心的态度去表达。
我也体验到自我袒露和适当攻击的互动,会让关系更亲近,谈话内容更深入。
破壳,练习,驾驭,自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