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都是大同小异,见光即死
学校图书馆自习室的座位需要预约,预约的人会拿到一个号码,这个号码在当天是一一对应的,凭号入座,一人一座。
学校图书馆自习室考研无论读书还是其他干什么的人大都有一个习惯,一一对应的座位除开当天,次日还会往下去预约,时间一久,格局便有了,固定的地方固定人,除开炙手可热的座位常常江山易主。
学校图书馆自习室挺大,可以装下八百多号人,八百多号人有男生有女生,考研准备期有百来十天,承蒙固定座位的好处,不少人读书人,读书时候顺便脱了单,当然还有不少卡在了理论向实践的步骤。
我的同学L,我们俩很像,都为了掩盖头发稀少的事实烫头发,都偶尔烧烤摊上小酌一番,都自称为素质“天花板“。
还有都是固定时间固定位置固定同桌附近读书,当然也有不同,来自于固定同桌的不同,他对面坐了一个女孩子,我前后左右都是和我一样热爱学习的男孩子,所以L有故事,我没故事,好在也没事故。
这位女孩子经常坐一个地方,所以我们便用座位编号单方面称呼,为了讲故事方便,同时也为了避免根据座位号对应到人的尴尬,文中我单方面称呼她为X,未知数X。
X与L面对面坐同桌,L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心里多了点秘密,但是很快这个秘密成了一干男生众志成城,集体参与想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的本质在于找到一个可以搭讪的机会,当然不是这种:“同学,你好,麻烦你让一让,这个座位我预约了”
这个搭讪的确蠢了点,但是至少还能说一说,可是问题在于是要搭讪又不是要抢X座位,L于是一直没找到搭讪的机会。
如果这句话是由别人说呢?每一个座位的确是经常都是固定的人预约,比方我经常预约的363,空调直吹,大门正对,常年都冷,没人和我抢。
但是X的位置不同,颇有黄金商铺的感觉,经常有人对X说:“同学,你好,麻烦让一下,这个座位我预约了”。于是X经常被赶走,谁让X不会手机预约呢,L预约座位倒从来没失过手。
有一天L不和我们一起去吃饭了,说他得等一等X,一群人都惊了:“进度这么快的嘛!”。那天L找X前,专门去厕所打理了一下发型,对X说:“我帮你约好了明天的座位,明天不会有人赶你了”。据说X那天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谢谢你”。L心跳加速,脸都红了。晚上回去的路上,德胜和我说起这件事,我笑了一,大概是心动的感觉。
从此,L借了很多卡,帮X约了很多次座位,顺利加到了微信,当然也只是帮忙约约座位,带带晚饭。德胜觉得形势大好,我反问:“搞不好X只是觉得只是帮忙约约座位呢?”德胜:“应该不会有这么蠢的女生吧”。我:也对,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那段时间,德胜,L和我只要在一起吃饭,L的进展就是一个话题,随舔狗一词的流行,以及“舔到最后一无所有”的毒奶,L开始怀疑,毕竟读书确实是主要的,没谱的事情不要花很多精力,我也没什么建议了,读书确实太累了,何况按照描述,我可能也是只舔狗,那自然是分析不出来。这件事情就慢慢忘记了,话题也变成了,复习情况诉苦会。
我一直不觉得舔狗是骂人的,只是觉得这种情况多少是有点令人心塞的。
L与X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聊学习聊人生聊兴趣爱好,什么都扯,甚至有几次聊到很晚,我们都觉得有戏,因为跨年前一晚,L甚至约到了X,好像还沿着江边散步,挺浪漫的。
跨年那一个晚上,L终于发出那条至关重要的消息,很长时间没敢看回复,是让人心潮澎湃亦或是陷入低谷呢?
如果一个女生一个男生面对面很有话说是真的可能确定关系的,但是关系有很多种,朋友或者恋人,有人或许天生健谈,也或许只是特定时间点,为了宣泄压力,不知不觉人们更加渴望倾诉。或许是什么什么样的因素产生了奇妙的误会。
该来的总会来,在一句回复之后,X善意地增加不少解释,不巧的是L的心态是后一种。
我再见到L的时候,L专门组团吃鸡,男生的好处是不藏着掖着,不过是没那么成功嘛,没有人说安慰的话,即便大家都知道最终的结果。那晚一群人陪着L小酌,一桌人忙着听故事,只喝了一瓶江小白,后面X就彻底离开了话题圈子。
离开福州的前一天,我在图书馆自习室门口拍照,我想拍个图书馆全景,所以一直看着屏幕等人都走完,忽然我在屏幕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
收拾行李走的时候,我和L说起这件事情,L说她最近忙着写论文吧。我:是哦,要毕业了。
毕业离开就见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