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心法
“人生在世,难免不尽人意。”这是很多人的感慨。
但是,有没有人想过,这句话对吗?
看下面一个例子: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开伞店的;二女儿成为洗衣店的主管。
这样,老太太晴天怕大女儿家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又担心二女儿家衣服晒不干,整天忧心忡忡。
后来,有人对老太太说:“老太太,您真有福气,晴天二女儿家顾客盈门,雨天大女儿家生意兴隆。
”老太太这么一想,哎,还真是!从此,一改往日的忧愁,每天都笑口常开。
人们认为的不尽人意,都只是不过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然而每个人都存在偏私执妄之心,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是带着一厢情愿的妄念看待问题。
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不能看到了好的一面就高兴,而看到了不好的一面就忧伤。
古代先贤告诉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心境平和,以免自己的情绪起伏不定而带来祸患。
有人会说,既然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不完美和缺失都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总是很容易先看到不好的一面,内心总是黯然失色,长期出于忧郁之中,该怎么办?
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是人性决定的,我们很容易受“被剥夺反应倾向”影响内心的情感。
举个例子:
你捡到五万元钱的高兴程度,与丢失五万元钱的伤心程度,哪种程度更大?
肯定是失去五万元钱的带来的痛苦比较大,这就是被剥夺的反应倾向的效果,同种程度的事情,失去对人们的影响会更深。
明白了这个道理,接下来该怎么办?
《道德经》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我们要把这个道理当做一个心法,不管好坏,都可为我所用。
要真正认知到这个心法的作用,需要面对事物坦然的心境,这就要明白成事的原理。
一切事情的成功都是能量的作用,能量达到即是成功,能量未达即是失败。
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反面的事情,因为成功的本质是能量大,我们找到了问题根源就不会产生因意外而失败的错误意识,明白一切都是客观的,所以,不好的也是有原因的,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能量能做到的,因此客观的看待事物,我们就可以坦然面对一切,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尽可能的利用好它。
当我们有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意识后,我们的思维就发生了质的转变,从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变成了一个新的“物种”。
因为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事物不好的一面,并且能够使不利变为有用。
不要小看这个心法,当你应用起来你就会感受到,你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会也能力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42541/e3d8c24acaab650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