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如何焕发人的热情?——60天,每天读一本书之第二天!
都说90后不好管理,自我意识太强,受不了企业的条条框框和各种束缚,团队合作性太差等等,但是,反过来想,难道90后想出来工作就是为了砸场子的吗?显然,这个假设不对。
我们大多数人在努力的工作,为了更高的收入、奖金、职位,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享受到工作带给自己的快乐呢?
有孩子的家庭,我们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许诺,如果你完成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我就奖励你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做什么事情前都习惯问一句,如果我做到了,我想要一个什么玩具,什么零食等等。仔细想想,是不是总觉得哪里不对?
粗略看完《驱动力》这本书,我想可以给到我们一些启发。
首先摘录书中部分的观点。
1、以乐为本的内在动机,也就是参与项目时能感受到的创造力是最强大,最常见的动机。
2、心流。用于描述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刻。人们生活中最兴奋,最令人满意的体验就是他们处在心流之中的时候。
3、外部奖励和惩罚对推算型工作很适用,但是对探索性工作可能具有破坏性。
4、千篇一律,没什么意思的重复性工作需要管理,而有意思的、非重覆性工作依靠的则是自我管理。
5、当孩子不期待奖励的时候奖励对他们的内在积极性没什么影响。
6、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种内在需求,能力的需求、自主性的需求和归属的需求。如果这个动机被释放出来,人们就能取得更多成就,就能生活得更加充实。
7、研究已经证明,能感觉到的掌控感是一个人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每个人想要掌控的东西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作为管理者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楚每个人眼里,哪个项目自主最重要。
再来谈谈我的感受。
1、学过《管理学原理》的应该都知道,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所阐述的核心思想当中,引起工作动机有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带给人们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是不会带来满意感。激励因素就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感,这些可以成为人的驱动力,利用好了,可以焕发人的热情。
2、书中把这一版本的驱动力命名为“驱动力3.0”。相应的就有驱动力1.0、驱动力2.0。驱动力2.0更适合工业革命期间,可以说,它的基本假设是以“X理论”中“经济人”为假设,认为人性都是懒惰逃避的,所以才需要严格的管理。而驱动力3.0的思想则认为,这是一个自我管理的时代。它是基于人们想要负责任这样的一个假设,从而确保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团队有控制权。人天生就有自我驱动力的。看看幼小的婴儿、天真无邪的孩童,没有一个人会说他们没有好奇心,没有探索的欲望。只可惜,现今的家庭和学校已经逐步抑制或者扼杀掉了这种天然的驱动力,让我们绝大多数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顺从”,越来越没有创造力。
3、所有孩子一开始都是自己指挥自己充满好奇心的I型人,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最后都变成了顺从而不投入的x型人。问题就在于,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我们用的最多的就是“如果_那么”型的奖励,这样的奖励太多了,以至于孩子们已经忘记了做这件事本来的快乐,而奖励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也越来越小。我们应该能够预测到,未来社会绝对不会是一个以机械型劳动为主,以推算型工作为主的社会,而是一个以创造型、注重用户体验型的社会,科技与艺术会进行更完美的融合,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未来的职业者,有更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没有办法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整个社会的现状,但是我们可以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出一定的改进,对于孩子,我们需要弱化强调正确答案,强调标准化这样的概念,要帮助他们打开思维的窗户,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
4、关于掌控感,我想每个人都有过反面的感受,那就是失控。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失控;能力有限很难达到目标,直到放弃,也是失控。掌控感就是自主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心流。是需要做的事情和自己的能力范围达到了完美的匹配。所追求的目标既不是太难,也不是太容易,大概就高那么一两个级别,这样的状态能够让整个人的身心得到延展,让努力本身成为最奖励。而且,这些都会是自发的,并且会很投入。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可以设计或者提供任务,通过自主寻找方法,完成任务从而释放出积极面的情绪体验,激发内在驱动力。
5、作为管理者,在布置工作任务的时候,应该更关注这项任务的背景,阐述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给与足够的数据或者理论的支撑。重点要放在这项工作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实现目标的过程,可以让员工有更多的选择的权利。当然也可以给你一些指导方法,或者示范。
暑假作业,哦也!6、在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情上,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一直想要激发他自身的驱动力,我想,如果学习这件事情已经完全内化进去,家长就会要轻松很多。现在,很多专家都强调,3-6岁之间应该培养孩子很多习惯,可是大部分习惯更多的还是用来适应接下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涯。我们很少跟孩子探讨,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习惯?除了短期受益,从长远来看,这个习惯能产生什么影响?
看看《驱动力》这本书怎么说。
.在如何写作业,什么时候写作业,我们给学生自主权了吗?
.这项作业是否提供了新奇的,吸引人的内容,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课堂的内容来提高学生专精的程度?
.学生了解这项作业的目的吗?他们能够明白做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实现更厚宏大的计划吗?
如果有一个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就需要重新设计作业。作为家长,检查作业是要鼓励投入,而不是鼓励服从,要把家庭作业变成家庭学习。
所以,这次暑假作业,我打算按照这个方法来实践。本周会写一篇《这个暑假,我们该如何辅导孩子写作业?》,从理论的角度来设计辅导步骤。暑假结束的时候,再来总结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