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王阳明其人2

2023-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极昼之光明

何事为第一等要事?如何成为圣贤?王阳明曾问道于道教、佛教,都没有找到答案。

他因为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一路风餐露宿,到达龙场,在恶劣的环境下,他苦思冥想,一日悟道,创建了自己的心学。

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做圣贤就是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圣贤的影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悟道后,他运用心学很好地处理了与上级领导贵州巡抚王质的关系,其中就体现了心学的灵魂:人人都有尊严,不可侵犯。

刘瑾倒台后,王阳明迎来了他的新生活,他被调到江西庐陵县当县令。这个县民风强悍,老百姓喜欢告状。

王阳明在这里认真地践行他的心学,真正用心地为老百姓办事,调查了解民风强悍背后的原因,并设法为百姓减轻赋税。

庐陵人对王阳明感激涕零,也一致认为,一点小事就去打官司,是没有良知的表现。

王阳明又趁机对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改造,说百姓本来心中就有孝心、仁心,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你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道德感已被世俗污染,不能自发地流露,王阳明就启用老办法,恢复“申明亭”“旌善亭”制度,相当于“黑名单”与“光荣榜”,前者去人欲,后者存天理。

“致良知”,也提及到孝顺问题。王阳明曾和他的弟子徐爱说,只要你有孝顺父母的心,就必然知道,冬天来了要给父母添衣服,夏天来了要给父母打扇子,根本用不着去外面学什么。

何为孝顺?这个问题我曾经也和家人们探讨过,孝顺绝对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旁观者评价你孝顺,你即为孝顺,最重要的是先要过自己这道坎,做到心安即可。

那时候还没有接触到这本书,其实也就是能对得起自己的良知。每个人的心就是良知,要经常对其擦试一番,免其蒙受灰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