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画坛奇才:黄永玉》上
今天看完了《画坛奇才:黄永玉》,之前写过一点看过的感悟,再写点其他的吧
在写之前,分享一句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个经验,很多前辈大佬验证过的
“先提升看书的速度,如果一天就看两页书,那就求求你别看了,别浪费时间。一定要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这个“不求甚解”是指先读完它,把读书的速度提起来,让自己读书有成就感,把每天的读书变成正能量反馈,加强神经回路,以后每天读书就有一个内啡肽奖励的刺激,看书就会越来越快”——尹烨
然后我用这个标准来反观自己,发现看书的速度是慢的,之前确实试过一目十行,但后来还是放弃了
这是增加大脑带宽的一种训练,也就是长期大量信息的摄入是一个基础重要的训练
好了聊一下书吧,整体还是单薄了一些,一个人的一生,七万多字就写完了,大体梳理了一下黄老的童年,求学,人际网络,流浪生涯…
童年时期普遍比较艰辛,尽管父母亲都算知识分子,尤其是对他影响更大一些的父亲,在美术和音乐上都做的不错
小学的求学体验非常糟糕,教员打人,脱了裤子打屁股,给他留下了一些阴影
想起了身边常看到的现象,父母催着孩子去读书,逼着孩子去补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4397/0f2a0dd6ffb4e73e.jpg)
之前一个长辈点拨过,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学习是有挑战的,有难度的,但是呢,学到了东西,有成长,有反馈了,又是甜蜜的的,也就是要培养或者设计出一个学习成长的正反馈
更早一些的时候,看过一个故事,犹太人会在书上抹一点蜜糖,这样子书闻起来和舔起来是“甜”的
当然也有非常好的学习体验,黄老在外婆家,因误会离家
“推着一个木盆,用手划到荷叶中间,躲在那里,一躲就是两三个小时。开始进去时,该跑的都跑了,等我呆久了,那些青蛙、水蛇、蜻蜓又回来了。那时我还是个小孩,看到荷花不像君子们画的那种干干净净的荷花,那里面的泥苔、青蛙、水蛇、蜗牛全在一块的美妙不是普通人能感受到的。”
荷花也是黄老非常重要的素材,也别具一格
求学,因为学校环境恶劣,所以常逃学在外面闲逛,这到今天还是比较常见,会遇到很多逃学的人
被父亲觉察到了叫回家,后来转到福建读中学,留级留了五次
期间,小学转过一次学,学校有订几种漫画,他对漫画情有独钟,开始在课本上画漫画,还因当时的“小先生”制,开了一个漫画“学院”后很快解散
十二岁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本《漫画小事典》,这本书对他的启蒙非常重要
“这包罗万象的万宝全书教会我如何动手、如何构想,把身边的人物和事情变成漫画。我一边欣赏,一边模仿,找到了表达力量。学着把身边的事物纳入《漫画小事典》的模式里来,仿佛真感觉到是自己创作的东西。”
也通过这本书,让他开始了解到社会人生百态
随后父亲通过朋友的关系,把他送到了集美中学,在这里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依然不安分
“图书馆有六层楼,他基本上把里面的书从头到尾都翻了一遍”在这里留了五次级
才华在这时候,已经开始初现,十四岁,加入东南木刻协会,发表了一些作品,逐渐有了一点名气
“当时学校延聘了一批优秀的美术老师,郭应麟、朱成淦、黄羲、许其骏、施游艺、吴廷标等都各有所长。”
也是在这里,学习练习木刻,泥塑,画画,水墨
这一时期,做了一些木刻作品,其中一个还拿到了一笔稿费
后来因打架,伤人严重,处罚“留校察看”,这次经历,萌生了离开的想法,于是在十五六岁的年龄,与家里断了联系,浪迹天涯
上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