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三)
小时候妈妈对我的各种不待见,我也曾深深的困惑过,也曾和剧里的苏明玉一样,想象过可能我不是她亲生的,要不然为什么对我有如此深的忽视和不喜欢。
直到某次我们几个坐在一起,妈妈主动说起,我才明白了,我一直不受待见的原因。妈妈和我们回忆起我们姐弟三个出生那天的情况。说到姐姐的时候就是正常的表情,直到说起我出生的时候,妈妈脸上挂着厌恶,甚至是嫌弃的口气说,就因为生了你啊,我受到了多少人的嘲笑,整个月子都没有做好。(因为第二个又是女儿,家里人都不待见。)直到生了你弟,妈妈说到弟弟,脸上开始洋溢起笑脸,之前的嫌弃加厌恶的表情一扫而光。
而我却在听到这番话后,深深的久久的,心情不能平复,本来就很敏感的我,那一刻悄悄的走开,找了一个无人的角落委屈的大哭。客厅里的笑声还在继续,没有人看到我离开了,没人知道我的感受。
后来我想过,为什么我总是如此敏感,大概就是被忽视的次数多,小时候总是得不到理解,所以喜欢自己和自己对话,喜欢在日记里把这一切写下来。
后来渐渐长大,我才意识到,大概我一直都在寻求妈妈的关注和爱。小时候靠听话懂事,长大靠给妈妈买东西,在妈妈面前,总是极力的想炫耀,我有多棒,只想听她也能夸夸我。可是,最后我发现,太难了。
我个性强,却在妈妈那里,从来都是无力争辩的。小时候的我,大概是明白,在一个不偏袒我的人面前,我就算再有理也捞不到结果。我只能在爸爸那里找到公平公正。我庆幸我还有一个爱我的爸爸,这点上我比明玉幸福的多。
大概也是不被爱,所以爸爸给我的爱,在我心里就像黑暗里的阳光一样重要,明亮。
小时候有段时间爸爸出门打工,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日子如此难熬压抑,直到爸爸回来,我才感觉我的生活才恢复了光亮。
现在姐姐和弟弟依然还在妈妈身边,只有我一个人在最远的城市漂泊,可是我却不孤单,有时候远一点反而更好。在一起的对比,看起来更让我无法接受。只是,从心里,会惦记爸爸。对妈妈却是半分的爱也没有了。相同,她对我,也是形式上的。我们之间隔着很大很大的鸿沟,无法逾越。每次听着姐姐诉说妈妈对她的各种关心和爱护,我都会诧异,我和她是否是同一个妈妈。为什么同一个人,给我的感受就像两个妈妈一样。
确实,我对妈妈也好像没有那种发自心底的爱,没有那种发自心底的牵挂,有的只是怕失去。
我们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逃不开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也躲不掉这些伤害,只愿我们都能像明玉那样,带着心里的愤怒,努力做到优秀,这大概也是原生家庭伤害唯一带来的力量,崔着我们奋发,变得更好,好到足以忘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