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骂她是笨蛋,她的回应帅爆了
1
本和莉莎是美国一个家庭的一对兄妹,哥哥本11岁,妹妹莉莎8岁。
生活中,两个孩子总是少不了玩耍打闹,一天,莉莎不小心将本的牛奶打翻,牛奶撒了一地,本对莉莎喝道:你就是大笨蛋。
原本,我以为一场“大战”即将上演,然而,小小年纪的丽莎回应道:这只是你的观点,我没有必要为了认同你的观点而生气!
不觉心生佩服,好强大的气场。也突然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这孩子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2
在上班的路上,那一幕又重新上演,一个小学生被别的孩子称作“大笨蛋”,不示弱的被骂者马上怼回一句:“你才是大笨蛋”。
其实,还有两种不同的剧本,场景再熟悉不过。强势的可能会大打出手,而胆小怕事的孩子可能会因此伤心很多天,甚至影响后来的发展。
这一幕和上一幕究竟有何不同?
那就是分辨事实和观点的区别,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体系不教,而语言学习中的“标准答案”甚至就是观点。
也许是我们太习以为常了,以至于很多观点被我们当成了事实,对于客观存在,事实我们比较好理解,但对于公理、定理、历史、人文、科学等等方面,什么才是事实?又有哪些是观点?
3
在历史探究中,我们一直在做还原真相的工作,从对历史的窥探中,我们可以发现,似乎以前的许多内容都离真相相去甚远。
司法领域的冤假错案更是可以证明这一切,在司法程序中,可谓是最讲究证据链的完整性的,我们追求还原事实真相,明明我们要的是证据,要的是真相,可是得到的是观点,甚至说是编的瞎话,这却被当做事实来认定,最终导致了冤假错案。
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可以观察并能够被证明的一种存在。那观点呢?是某个人或者某一群人对存在的假设、评价或者推论。
认清事实和观点真的这么重要吗?
不得不说,观点善于伪装,别说孩子,将观点当成事实的成人也是大有人在。比如说,很多人听说的苹果砸牛顿的故事,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以及爱因斯坦小时候数学成绩的故事等等,真的以为这个是事实,然后一遍遍的拿来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当你不断的了解搜集资料,了解真相,真的会发现这些故事荒唐的可笑,因为这些故事原本就是一些人的观点,却被人当成事实励志了很多年。
而严重性并不仅止于此,对观点错误判定会导致盲目认同,这种认同恰恰是“盲”的开始。
4
那我们能做点什么呢?其实我们可以从三点做起。
首先,明晰概念,事实是什么?观点是什么?中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造就了很多人相信权威,似乎权威的观点并不亚于事实,总让人以为,这就是事实。权威们的观点,并不比我们经过系统研究之后的论证观点高明多少。
其次,生活中去发现事实和观点,通过练习事实和观点的表达方式去领会哪些可以证明,哪些可以质疑,质疑的是观点,而不是事实,只要习惯了质疑,就打开了新的世界。
最后,通过给一些小说、故事改编结尾或组织参加辩论,体会观点的多样性,拆除掉观点的“伪装”。
唯愿睿智而又富有哲理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