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碎片抵万金:哥窑瓷器到底长什么样?
民国初年,龙泉大窑所在地,寂静的山村变成了喧闹的工地,即便是夜晚,也闪亮着无数的灯火。无数的龙泉人在这片土地上挑灯夜战,不停的挖掘着。
这些人都是龙泉附近的村民,他们来龙泉大窑是为了挖宝,挖一种叫做哥窑的瓷器,这种瓷器不要说完整的,就算是一片碎片,也抵得上同等重量的黄金,而文物贩子们就开着卡车,等在边上,一车一车的往外面运送瓷器碎片。
众所周知,宋朝历史上有五大著名的名窑,那就是定、钧、哥、汝、官五大名窑。这其中,除了哥窑以外,其他四大名窑都发现了明确的产地和遗址,有着确切的历史文献的记载,有着风格特点明确的传世作品。
最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号称五大名窑之冠的哥窑,在宋代的历史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的记载,找不到一丝蛛丝马迹。我们找不到哥窑的遗址,哥窑也没有留下任何明确的传世作品,我们现在在博物馆看到的传世哥窑瓷器,都是当代的专家根据历史文献上哥窑的特点判断出来的,到底是不是哥窑的作品,还很难说,甚至,连哥窑这个名窑有没有存在过,史学界都是有争议的。
我们之所以知道宋朝的哥窑,是来自明朝人的记载,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约略提到了哥窑这个名字,而明代陆深的《春风堂笔记》则做了更详尽的记载,说宋朝时有章生一和章生二兄弟两人,是烧制瓷器的大行家,弟弟的青瓷纯粹如美玉,而章生一的瓷器则追求淡雅,因为他是哥哥,所以他的瓷器被称为哥窑。
《春风堂笔记》更是明确提出,哥窑的所在地就在丽水龙泉,也就是龙泉大窑的所在地,这才出现了本文开头这一幕,民国初年无数人涌向这个古窑挖宝。
根据文献的记载,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当代的专家就是根据这些文献记载,断定现存的瓷器中是否为哥窑传世瓷器。哥窑瓷器比元青花还要珍贵。
一百多年来,各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都曾到龙泉寻访哥窑,可是不但未确定哥窑的遗址,甚至还发现了多处疑似哥窑遗址的古窑,查访后得知,当地人元代起就有仿制哥窑的传统,而且仿制出的产品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下子更难确定哥窑的遗址了。
当地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说哥窑的冰片开裂现象是因为弟弟章生二心生嫉恨,偷偷的往哥哥的窑洞里泼水造成的。这当然是传说,如果哥窑的冰片开裂是这么简单的话,也不值得这么多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瓷器学家为他着迷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林道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