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18 晨间日记 阅读
白岩松演讲摘录:
1、为什么要讲《道德经》?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字当中,对于中国自身的文化来说,“道”这个字太重要了。
2、道德,道路,道理...请问还有比“道德,道路,道理”更大的东西吗?
3、为什么都要冠以道?它是一种实际的存在,道意味着天地间运行的规律。中国文化真正的某种本源性的东西,其实是道家和道教。
4、孔子以一个晚辈的身份去见老子,结果回来的时候就一个感受,这是天上飞的龙啊。
5、孔子作为一个晚辈,要为老子点个赞,当然具有某种传说性,不过在马王堆出土了很多新的这种证明之后,学术界普遍认为老子大于孔子。
6、我见到台湾的陈鼓英教授,他一句话让我特别有触动。他说现在的人哪,获取知识太容易了。百度,谷歌。他说现在的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拥有知识,便以为拥有智慧,错。
7、现在人多识少智。而我们的古人,少识多智。
8、现在人都在低头看屏幕,古人没有这个屏幕可看于是便仰望星空。我实在觉得太多的年轻人,现在看屏幕的时间实在太多了。
9、老子写《道德经》的时候,他可以行万里路,请问他上哪儿去读万卷书呢?
10、人越是无私,你得到的东西越多。我把它解读为所谓的无私为大私。
《道德经》总结1白岩松解读语录
11、《道德经》里有这样的源头:他就强调了从天长地久这句话。天为什么长?为什么久?因为他不自生,不为自己,而是为所有的事都为了别人。因其无私才能成其私,这个私不再是那些物质的那些概念。而是一种更大的个人的成就,成就了自己,而不是在物质层面上。
12、手机不错,它让大家再没了无聊的时间,但是也消除了那些因无聊而诞生的伟大。
13、你只要一觉得有闲暇的时间了,就会掏出手机,马上被各种咨询、资讯,朋友圈占领了。
14、你从来不无聊,因此你也从来不发呆。你的脑海都被这些东西所占据了。那它能生长什么呢?
15、发呆的时候是创意诞生的时刻。
16、当你的工作是满负荷的时候,创造力是决不会诞生的,为什么?你被眼前的东西全部吸引掉了。
17、《道德经》里面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什么意思?老子的原意是治理大的国家,要像做小的海鲜一样,不开膛不破肚,不翻腾不折腾。要寻求它的某种质朴。
18、《道德经》“大智若愚”,被我们现在人把这个“愚”字给理解错了,认为说这是一种厚黑学,鼓励拥有大智慧的人装傻。
19、“愚”在老子的言语里头,指的是一种朴实纯粹的状态。老子一次又一次地把“道”比做水和婴儿。因此这个“愚”,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装傻,而是一种质朴的,原生的,婴儿一样的状态,因此他觉得越有大智慧的人,越应该有这种质朴,多重要啊。
《道德经》总结1白岩松解读语录
20、群众的分类,老子在道德经是这么分的:
优秀的人,当他掌握了大的道理和认为这件事是对的,二话不说,听到了真理立即去行动;
中等的人听到了听了道理之后,一边做一边在怀疑,将信将疑,若存若亡,是我们现实中很多人的一种心态,当老师告诉你这件事是对的,你一边按老师这个做,一边在怀疑,老师靠谱吗?老师是跟老师的老师,还有老师的老师的老师撞了多少回南墙总结出这样的经验。但是每一代人中间还会有,相当大的比例的人一边去践行,另一方面在怀疑,这还算是中等人;
糟糕的人,听完好的道理就在骂。老子说很好,不被骂的不是好道理。
21、老子对领导的分类:
最牛的领导,下面的人只是知道有他而已,甚至还有一个《道德经》的版本,说的是最好的领导是下面人都不知道他存在,他没有很强的存在感;
第二等的领导是被人表扬和夸赞的;
第三等的领导是被别人畏惧的;
最糟糕的领导是被别人天天挤兑,吐槽的。
22、老子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言之教。
23、最高的人是既聪明又勤奋;第二类的人聪明但是懒惰;最糟糕的人是愚蠢,但是勤奋,很多年前当我看到这个人员划分的时候,心灵和思考受到的撞击是很大的,所以我经常会拿这个东西来要求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聪明了,我逼迫自己懒惰。因为人类历史上很多糟糕的事情是由于蠢人但是勤奋造成的。
2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什么意思啊?就是不管多狂的风,都不会刮一天,不管多大的雨都不会不停地下,他说飘风和骤雨是谁造成的呢?是天地,连天地都不能让它长久,更何况人乎
25、不管多大的风都会过去,不管多大的雨都会停下。第1层含义,要相信它会过去,相信时间吧,其实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药是时间这副药;第2层含义,一个领导上任,新官三把火,任何疾风暴雨的东西都很难长久,政策一样,它需要润物细无声。
26、当道理不被尊重了之后,人们就要强调德了,但是当德开始不被尊重的时候就要强调仁了,仁消失的时候就得靠义气江湖义气,而有一天义气一旦消失的时候,社会就要拼命维持最后的尊严礼。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正值得信相信的语言,都不美,外表特美的语言,不值得信。
28、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也可以通假成智,智慧的智,两层含义都可以去想,真正知道的人不会是什么都知道,而是在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找一口深井。
29、大道的运行一定是把损有余而补不足。
3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14个,恰恰说明了老子道德经当中的最重要的精髓,或者说是老子《道德经》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