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别人,说服自己

2019-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馨蔚

《说服》,由三位美国作家:诺瓦.戈尔茨坦,史蒂夫.马丁,罗伯特.西奥迪尼编著。

全书通过60个小短文讲述了60个说服他人的技巧。

                                                          “不作为”,更作为

找词游戏的实验中,游戏规则是找词越多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奖励,并且参与者随时可以退出,参与者被分成三组。

第一组:二选一;第二组:三选一;

第三组在二选一选项外,增加了一个“拒绝参与”的“不作为”的选项。

实验结果,一、二组参与者在投入时间方面差别不大,第三组参与的人在投入时间上比其他两组多40%左右。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作为”和“不作为”中选择了“作为”时,“不作为”选项就会大大增加参与者投入所选活动的时间和精力。

在工作中,当要招集人员做一件事时,可以在招募公告中,增加“不作为”选项。

让有意愿参加的人进入团队,大家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就会比较高。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避免被安排进来的人员有抵触及怠工的情绪,影响工作进度。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书中讲到,当一个比原来高端高价的“更高端更高价”商品出现时,往往原本高端高价的商品销量额就会大增。

这是因为,消费者会在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进行选择“拆中之选”。

而原来高端高价商品往往因为“更高端更高价”商品的出现,而成为性价比最高的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往往没有认知到这一思维。

如果你是消费者,要意识到“拆中之选”;

当然,如果你是商家,就可以运用这个销售策略了。

                                                                     “因为”就是理由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排队复印时,实验人员向陌生人表示想插队。

“抱歉啊,我只有5页需要复印,可以先用一下这台复印机吗?”

“我可以先用一下这台复印机吗?因为我赶时间。”

第一句,有60%的人答应让陌生人插队;而第二句几乎所有人(94%)都答应了请求。

但更神奇的是,实验人员用了另一种请求方式 :

“我可以先用一下这台复印机吗?因为我有东西要复印。”

答应请求的概率竟然和第二种相差无几!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在“马上去睡觉”,后面加一句“因为已经8点了”。

“快去洗手”,加上“因为马上要吃饭了。”

这样更能让孩子接受你的要求。

在这本书中,还讲到

给太多的选择并不是好事;

首因效应和末位出场的奥秘;

让第三方为你“代言”;

镜子的妙用;

······

这60个“说服”的小技巧几乎囊括了生活中所有的场景。

读完后,也许你会有焕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有些策略可能你早已经运用在生活、工作中。

这是本说服别人,说服自已的书。

号外:罗伯特·西奥迪尼是《影响力》的作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