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季度反思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三科稻米

每个季度之初,我们团队都会对上一季度进行回顾,并对下一季度进行规划。这一财年,为了增强团队的协作性,除了重点工作的总结复盘外,还新增了一项: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过去3个月的状态进行回顾、然后由团队其他成员对其进行公开表扬和提建议(开怼)。以下就是我收到的反馈及个人想法:

优点1:规划较为长远、目标较为宏伟。我记得在半年度绩效回顾的时候,领导也这么夸过我,说我对于工作的规划比较清晰、有条理。夸完我这一句,还不忘补充”和生活上丢三落四的你,截然不同“。确实,我在生活中,好像做过很多比较挫的事,比如多次没有赶上火车/飞机、去错了火车站/航站楼、火车晚点/坐过站...所以,有时候提前请了假出去玩,可是因为行程搞错了、中午又回到了公司。在我眼中,凡是涉及到工作的事情,就应该按照基本常识来推进,比如提前订好目标、做好计划与分工...加上有时候多个项目并行、对工作完成质量要求高,不提前做好规划和推演,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

优点2:团队成员的周总结,总能及时收到反馈、且建议有帮助。每个团队成员入职谈话时,我都会跟他们讲我的管理风格,“关注事情的结果、对于过程是怎么操作的不是特别care;关注过程中每个人的感受,有需要随时找我聊”。因为对成员比较关注、加上人员数量比较多,无法精细化管理,只好通过周报等形式及时了解每个人的状态和成长情况。而我以前上报工作时,特别希望能了解自己做的怎么样,推己及人、强制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及时反馈、周日最晚每周一中午前完成所有周报的查阅和反馈。

缺点1:相较过往,与大家的交流偏少,可能是时间没有安排好,“我们都在抢你,却见不到你。如果是找你,肯定是我们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特别是过去两周、以及接下来一周,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项目,项目结束后还有很多微信、电话等接收到的工作要处理。等到有时间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精力再去触碰团队成员发过来的一些问询/汇报。以前,自己也不是很理解,为啥领导有时候提醒了几次就是不回复自己、明明只是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嘛。因为,多个事情、特别是比较棘手的事情处理后,就真的没有脑力了...后续可能需要自己每天在群里说一下,预计自己有空的时间点,避免大家随时要找我而被打断。其实这条建议,我好早之前也有想过给领导提,不晓得为啥过了几年、换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就完全忘却了。这大概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缘故吧。

缺点2:工作的规划上,有些被动,特别是近期,常有些临时性项目工作加进来。很多时候,战术上的勤奋会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因为战术的推进不太费脑子、压力会小一点、而且容易感动自己,所以有时候就回避系统性的思考。以前我的精力/工作主要是项目串起来的,项目时间点定下来了,基本上工作日志就差不多出来了。而现在,自己的工作正在逐步从项目中脱离出来、把更多经历放在体系的设计和工作的规划上,这就需要在人员赋能的同时,调整好个人时间的分配。虽然有大老板的原因,比如前些天调研不断,但调研也是属于我的职责范畴、理应之前做过系统性构思,每年的什么时间做什么调研、为什么做能有什么产出,做过设计之后,给到老板确认。

缺点3:提建议时,可以更加直接。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人,也不是第一次被提起了。在团队信任关系已经建立的基础上,说话可以更加明确,特别是批评也可以更加直接。在与其他团队沟通时,我其实并不怕起冲突,但对于自己管理的团队,比较关注关系的和谐,所以表扬居多,在他们做错事的时候、特别是他们也想做好但结果出了些情况时,我是比较宽容的。这一点的调整,目前对我来说比较困难一些,后续会持续关注和跟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