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7
人际关系中65%的信息是以非语言的形式传递。当孩子表现出因为别人成功自己也感到高兴,父母可以表达对孩子的肯定,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多注意强调因果关系。
孩子做错事直接批评是不对的,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这么做的理由,再去解释别人都是怎么做的,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引导孩子去思考。如果别人对自己这样做,自己会是什么心情,最后帮孩子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向对方道歉,或者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如何处理。
人在儿童时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发光的太阳,世界的中心要围绕它转。三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区分自己和他人。
2~3岁孩子开始使用我要,我有,我的等第一人称代词。会从自我考虑而不考虑他人,很多实验证明这一点。
到了4~5岁,开始理解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愿意为了集体活动的成功而付诸行动。
自我中心人人都有 如果过于严重或到了4~7岁,还停止在自我中心阶段,就成问题了。
但孩子让长辈帮忙做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制止,不能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当孩子表现出对他人的共情,应当实施奖励,尤其情感上的奖励。纯物质的奖励会降低孩子的感受力,会过于关注奖励本身,而情感和语言的奖励都会强化孩子的情感体验,帮助孩子喜欢这种感受。孩子会更积极表现共情能力。
自我为中心,往往与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关。可以采取几下几方面
1.转移家庭注意的焦虑,孩子为一个独立的人,与家庭成员平等。
2.运用移情方法引导孩子为别人考虑。可以用讲故事,做游戏和比喻等手段,引导孩子理解他人、共情他人,从自我走向他人,由自己想到别人。
多参加集体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意义。
别让孩子囤积情绪。如果同龄人找不到倾诉对象且无法与父母沟通,释放压力的渠道被堵S,问题就多。
情绪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受环境刺激,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的影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认知过程。
教孩子认识情绪可以用三种方式,谈话方式,游戏方式,绘本方式。
通过扮演角色、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到角色在过程中情绪的变化以及原因。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积极情绪会使别人快乐,消极情绪会使别人难过。
与声音的语言比,图画对孩子的吸引力更大,记忆深刻,因此看绘本是非常直观的学习情绪的方式。
接纳孩子的情绪,父母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绪也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否认或制止孩子的情绪,会助长孩子压抑负面情绪。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当场责备孩子时,父母应当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是不是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以向孩子道歉,不让他失去安全感。如果父母因为其他事情被负面情绪困扰,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不稳定,等调整好心情再沟通,孩子也学会负面情绪来临时先冷静,不会认为有负面情绪是不好的。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