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学创作想法

《老子通释》36

2022-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九慕望舒

上一章,讲到用“朴”镇服“欲”,是为了回到“静”。“朴”的无名,未雕,都是静的特征。

“静”是不做任何表现,老子认为一旦表现,各种概念、名号,就会接踵而来。人们去争取,就会走向虚荣、浮华。

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滑向愚昧、祸乱,这些都源于表现的欲求。

在“德”“仁”前面加上“上”字,就是“不表现”,才是真正的有德。

在“义”“礼”前面,即使加“上”字,就是追求表现,这样的作为,不被老子认同。

“前识”者,也被老子认为浮华、愚的开始。

大丈夫立身处世应当敦厚朴实,有所为有所不为。

纵观以上的观点虽然有些武断,但是我们伟大的思想家有这个资格。

译文

【"上德"不表现德,所以有德。

"下德"在表现德,所以无德。

"上德"主张无为,所以不表现作为。

"下德"主张无为,所以要表现作为。

"上仁"主张有为,却不表现作为。

"上义"主张有为,也在表现作为。

"上礼"主张有为,也要表现作为,得不到回应,就会伸出胳臂要人服从。

因此,失了道,然后有德;失了德,然后有仁;失了仁,然后有义;失了义,然后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祸乱的起点。

另外还有自称先知的所谓"前识",也不过是道的虚华、愚的开始。

总之,大丈夫要立身敦厚,而不居浇薄;要立身朴实,而不居虚华。取什么,去什么,要分清楚。】

附原文

【  上德不徳,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