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想法心情随笔

围城思维

2024-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越自律越成功

  钱钟书的《围城》里,主人公方鸿渐是个知识分子,曾出国留学。

  但他读起书来吊儿郎当,毕业时只能买一个假博士文凭应付了事。

  回国之后,他又靠关系进入三闾大学执教。

  但肚子里没有真本事,只能被校长安排去教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

  方鸿渐对此十分不满。

  他每天都抱怨工作,不是嫌弃工资低,就是怨恨同事排挤他。

  没有实力,又不肯努力。

  最后实在混不下去,他只能灰头土脸地离开了三闾大学。

  现实中,很多人就像方鸿渐一样,对工作有诸多怨言,却从不反思自己的问题。

  作家张德芬说,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

  面对工作中的不如意,与其整日埋怨,不如悄然蜕变。

  多年前,鲁豫在电视台实习时,每天要负责很多的活计。

  剪辑、配音、采访,还要被领导安排到处打杂。

  可制片主任却以她还是学生为借口,只给她一半的劳务费。

  鲁豫知道后,心里虽然很失落,却没有半句怨言。

  但她深知,自己需要这个平台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于是,她选择了将心中的不满放下,默默锻炼自己的主持技能。

  之后的她,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而那位制片主任,依旧停留在原地,事业陷入了一片死寂。

  稻盛和夫曾说过:“即使你抱怨再多、委屈再大,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这才是一个成熟人该有的心态。”

  职场中,向来是困难叠着困难,麻烦裹着麻烦。

  一味地抱怨,只会让工作变得更加棘手。

  学会咽下苦水,让自己的能力覆盖掉眼前的问题,那么你才能过得风生水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