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求职路: 不得不说的转方向
一个月前我毕业了,获得佛罗里达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方向是计算机工程,领域是云计算、分布式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幸运地拿到了硅谷热门互联网公司 Uber 的offer,加入了云计算平台资源调度组。
有朋友,尤其是本科的朋友,问我为什么从电子转到计算机。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于是我决定在写自己求职故事前把当时的心路历程总结一下。
在离开长沙理工大学的时候我是一个电子工程师,更确切地说是个电子专业研究人员,并且希望自己未来致力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研究。其实,当时的机遇非常好,早在还没入境美国前我早已联系到了佛大的一位同样研究无线供电的教授 Jenshan Lin (https://www.ece.ufl.edu/users/lin-jenshan)。来到美国后,第一次交流时我和他介绍了我本科阶段的研究成果和我写了一半的Paper,他当时给了我非常高的评价。第一次收到一个业界大牛、IEEE Fellow的肯定,自然是无比激动兴奋啊。第二天他邀请我去参观了他的实验室,他希望我能在课余去他的实验室,设计并完成实验以验证我提出的理论模型。林教授跟我说未来的一个目标是希望能将高效无线供电系统做到芯片级大小,并希望如果我完成了自己的课题后能够继续参与他的这项研究。同时林教授也和我讨论了第一学期的选课,最终决定选VLSI (大规模集成电路),RF(射频电路),Antenna(天线) 三门课。
继续自己未完成的被大牛高度评价的课题,未来还能加入一个听起来极其酷炫的研究,同时修读相关课程以辅助研究。本以为我的研究生生涯就会以此拉开序幕,然而一股不安的感觉却在此时爬上心头。因为这明摆着就是一条读博的不归路哈。我问自己,真的适合在电路方向深造吗,真的打算读博了吗,那我要放弃这条明摆着的路又该何去何从呢。这三个问题困扰了我一个多礼拜,几乎让我夜不能寐,我知道我必须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发问。
最终我告诉自己,第一,我在电路方向上并不擅长也没有天赋,我没有在这一领域继续探索的信心。我的模电数电真的学得不好,我在研究上的积累只不过是一个极小领域的一个口子,且这些成果很多得益于我本科阶段一同参与研究的研究生师兄李森涛和李富林。不得不承认是他们主导着电路设计、理论发掘,我虽然也有自己的建树,但我远没有李森涛电路设计与调试的天赋,也没有李富林的“数感”,能去深挖理论模型。可以说离了他俩我在这个方向上就寸步难行。我的经验是,科研上或者说实验室中的成长,肯定有一部分来自导师,但更大一部分来自同门的师兄弟。因为导师虽有丰富经验能为我指明大方向,但毕竟导师是负责高屋建瓴的,除了高屋建瓴,我还要去面对鸡毛蒜皮,比如导师不会告诉你某个软件如何去学。而我的能力也在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中一步步长进。朝夕相处的师兄们和你一起处理这些鸡毛蒜皮,会教你,会与你切磋,会让你一天天进步。反观现在,尽管一切条件看似触手可得:大牛导师、实验室、器材、经费,但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实验室的人员并不理想。在我参观林教授实验室的时候,我感觉气氛冷清,并且了解到实验室正到了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一批大牛刚刚毕业,实验室现在只留下了两个低年级博士。而与其中一个博士交流时我也并没有感受到“技术热情”。综上所述,我在未来的很大一段时间要自己去一点点探索一个并不擅长的领域,没有可以探讨的人,只能自我摸索。
第二,我并不希望自己读博,我更希望我能早日进入市场进入工业界,将技术转换为产品。读博至少需要5年,用这5年去做科研,我更乐意花一部分时间提高技术,也花一部分时间将技术变成产品真正带来改变。创新并不单单只科研的新发现,更是将科技的价值发掘出来,将它市场化后真正造福人,且这一层面的创新更为普遍。我发现硕士(Master)学位更能满足我的需求。
这算是我第一次诚实地否定掉自己已有的成绩、否定掉自己曾经自认为拥有的一腔“科研热情”。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感激当时的诚实的,因为如果我没有这次自我否定就那么走下去了,我很可能会觉得越来越不顺、越来郁闷,心中那一丝自认为的“科研热情”会被接二连三的挫折迅速磨灭掉,到时候再回头,损失就更大了。
那解决了头两个问题,就剩下那个最难最不确定的问题了,不这么搞我怎么办?当时我已经有搞计算机的冲动了,原因有三。一是结合自身,老实说本科阶段自己在项目中的贡献更多的还是在软件部分,无论是单片机编程还是上位机开发,所以并不能说自己全无基础。且自己在编程上的探索热情比设计电路大得多,且自己调试程序bug相比调试电路在行得多;二是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浪潮之巅》,各软件互联网企业在硅谷玩潮弄浪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我立志来了美国之后一定要去硅谷,去那片全球生产力最高的土地上看一看闯一闯,而计算机行业或者说当下的互联网行业则是帮我打入硅谷的最棒敲门砖;三是我入学那年即2014年是互联网产业最火的那年,火热的投资市场也带来了就业市场的繁荣,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有大量的机会,往往全部找到工作,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刷一两遍面试题库轻松进入Google, Facebook等热门企业,这让我无比羡慕,我不就是想找份工作嘛。
然而如果选择计算机,风险也非常明显。第一,我本科四年在电子专业的积累几乎白费了,除了c语言,其它所有知识都变成了累赘。第二,我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虽不是全无,但几乎为零,因为数据结构、算法、数据库、网络、操作系统等基础我一个也没有,然而好几门基础课研究生院是不开的,我要补必须去修本科课,本科课是不能计入研究生毕业学分的。第三,我得和科班计算机出身的同学竞争了,且我身边的同学都是来自华中科大、大连理工、北京邮电、北京理工等国内知名985学府的学生,我用2年追赶别人6年,这仗怎么打。然而感谢我国大学教育,第三点风险我是高估了,后来我比较了我的科班同学和美国本科同学,差距真是太大了,无论国内本科哪儿读的,其实大家的积累都并不非常扎实,我和我同学真正专业知识的夯实全部都在研究生阶段的高压下完成的,当然这是后话了。其实当时我挣扎了很久,觉得自己也只剩赌一把的勇气了。我想大不了我比别人多修一门课,把基础补上来。这样我一学期修四门课,且如果我第一学期能完成这四门课那就说明我真的可以在计算机方向搞一搞;如果我第一学期就崩了,那就说明我不适合,再想其他办法。
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我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我咨询了多个朋友,反复咨询父母,但最终还是得由我自己来决定。我在这一个礼拜中不断自我否定又自我肯定,反复评估风险又设计未来遇到的各种情况,但最终我还是决定“跟随心灵的抉择”。
于是在选课截止日那天我把之前选的RF和Antenna全退了,(保留VLSI是想给自己留个退路),换成了Computer Architecture (计算机体系结构), Machine Intelligent (人工智能),以及一门本科基础课Data Structure & Algorithm (数据结构与算法)。然而尽管这门本科基础课无法计入我的研究生毕业学分,但却给我的研究生生涯留下了多个记录:这是整个研究生生涯最累最累的课,这一门课的任务量超过了我那学期其他三门研究生课程的总和;这门课是我研究生生涯最有用的课,它为我最后一个学期那么多面试奠定了重要基础,且大量的知识被用于我的面试;这门课上我遇到了研究生生涯最严厉也是最负责最爱学生的老师 Dave Small (他也是我唯一一个合影留念的老师)。同时,我也鼓足勇气给如此重视我的林教授发了一封邮件,感谢他的器重与肯定,告诉他我的真实想法与我的决定。
和Dave Small的合影于是,充满焦虑、压力与学业负担的第一学期开始了。在那个学期,我是数着星期过的,每度过一个星期我就庆幸自己又多活了一个礼拜,离期末离胜利又近了一个礼拜;每当作业和项目下来了,我就得尽全力每天多做一点,因为我我害怕Dave老师会在未来几天突然增加新的任务导致我完不成;那学期也算是熬夜最多的一学期,感恩节后突然课业任务量陡增,结果最后一个礼拜我通宵三次,最后一次一直战斗到早上八点才完成全部任务。当然这学期也是收获满满,我发现自己在高压下依然充满动力,发现自己在完成一个个编程任务后满满的喜悦和成就感,发现天无绝人之路,我最终居然能活下来,并且取的三个A一个B+的成绩。
就这样,我算是转了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