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书评说起

2018-11-15  本文已影响202人  玛莉随心记

今天读了一篇关于畅销书《追风筝的人》的书评,感觉作者写得特别好,很有新意和深度。

其实我还没有读过这本书,虽然它的大名如雷贯耳。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种畅销书榜单和很多大V的推荐书单里,但是因为看了内容简介,知道这是一本悲剧色彩较浓的探讨人性的小说,我就放弃了读的打算。

我对悲剧的耐受性比较差,一些情节会对内心产生很大冲击,当然经典的故事对每个人内心都会有冲击,不然也不会打动那么多人了。

也许这是我给自己的一个借口,也许这是我给自己贴的标签,并因此影响了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总之,对于大部分悲剧性的故事或者太过虐心的文字或影视剧,我都会选择性不看。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时间和精力的有限,带着两个娃,还有很多家务琐事,又想坚持学习,维持自己之前专业上的熟悉度和手感。在那么有限的一点自己的时间里,我看书看剧基本上就选让自己开心、精神向上的。所以也可能缺少了很多有深度的思考。

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是太势利或者功利呢。

这次看到的书评,除了对故事有简单的梳理,重点是对里面一些价值观的解读。对于这个故事,很多人的理解都是歌颂哈桑对阿米尔的爱和牺牲,以及广为人知的一句话“为了你,千千万万遍。”

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却认为,哈桑的做法固然伟大,但是也不要一味鼓吹无私奉献。太多的牺牲和付出,有时对于接受者也是一种负担。他还列举了一些经典的故事,也很能说明他解读的合理性。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涌泉之恩呢,可能无以为报。

我喜欢这个书评,也是因为作者道出了我心里曾经有感受,却没有表达出来或表达清楚的一些道理。我由此受到启发,又做了一些联想和引申,可能与这本书的内容已经关联不大了。

爱是一种平衡,哪一方长期付出过多,对于关系的健康和长久可能都是不利的。一应段关系里谁都不愿意背负太重的人情债,应该有个你来我往,有爱和努力的流动。

这个道理应该适用于很多关系的处理,比如亲子之间、夫妻或恋人之间,以及朋友之间等等。过分的付出会显得对方付出太少,既容易造成你潜意识中期望值高,以及内心里的道德优越感,也容易给对方造成压力和道德绑架。

所以,为对方付出,就给他所需要的,而不是你愿意给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