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过《目送》的体验吗?
去年生日时,我想悄悄过,可细心的朋友,还是记得。
问我喜欢哪个作家,几乎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龙应台。
届时,并没有完整地读过她的一本书,但从公众号上,读到过一些篇章。
印象最深刻的,是写给儿子的一封信,母亲全部的挚爱,都包含其中,颇合我心。
想想人真的好奇怪,喜欢一个人,一本书,并不按先后顺序,总是为某一点,突然就无可救药地喜欢。
难道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两个角色:女儿和母亲。所以,更能彼此理解。
朋友年龄小我很多,和我一样,是个感性的人。
送我的礼物,是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一:《亲爱的安德烈》。其实,她说,最新出版的一本,叫《目送》,看了题目,不知为什么,觉得与离别有关,有点伤感,于是,就决定买这本。
不久,我看到消息,《目送》反响很好,还有报道说,心仪的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决定陪伴照顾九十多岁罹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度过余生。
我曾为她这个举动震撼,功成名就,自己已然六十多岁,也是多少需要人照顾的年纪,每天面对,不认识自己孩子的老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近日,文友推荐给我,花了一周多时间读完。
百感交集。
这是一本散文集。作者用细腻的笔著,带我领略了,老年的苍凉,走向夕阳所面临风险,和父亲母亲,渐行渐远的无奈。
中间也穿插了多个国家行走见闻,关于贫穷,局限,关于环境,习俗。
人一旦拥有广博见识,等于站在高处,就有种大胸怀,大气派。
人之老去,表现在细枝末节的执拗,对故土眷恋,对儿女深沉炙热情感。
无疑,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用她的真心真情,给我上了一课。它让我正视老去,离别,无常,幸福。
没有太多说教,以事实,以过程,让人从中领悟。
而且,作为同一个祖先——华夏民族后人,对传统文化的汲取,顺手拈来,如响鼓重敲。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让我情不自禁重读《滕王阁序》。
没有故作高深,没有故弄玄虚,只有清新文字,睿智谈吐,家常话语,给人带来美感,启迪。
这个能力,严格说来,具备的人,并不多。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提前了解,更多提示,可以引起重视。
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目送老人离去,感受亲人分离,是痛彻心扉的事,可谁又能幸免呢。
如何活的体面,优雅,如何规划晚年,是不同时代人,都面临的答卷。
这是一个有些沉重的话题。作者在《目送》一书中,分三个章节,再细分成小片段,坦荡地说出所思所想,用美好中文,真诚表达,恰似让心得到慰藉的良方。
一本好书,有治愈的效果,非常有意义。
为此,感谢作者和友人们,是你们无私的给予,让大家彼此搀扶,度过时光。
和一本好书邂逅,是这个春天,最美的收获。